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以人才之力激活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双引擎

2025-10-24 08:21:5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无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的科创人才,还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急需的青年“领头雁”,人才都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唯有精准引才育才用才,让科创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水”,让青年干部在乡村沃土上成长成才,才能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引育用并举,让科创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孵化器”。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打造一支适配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需求的人才队伍。引才需精准“筑巢”,打破地域、学历等限制,聚焦基础研究“领军者”、应用开发“实干家”、跨界融合“复合型人才”三类核心群体,让急需之才“引得进”,在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中找到用武之地。育才要靶向“施肥”,深化教育与产业对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培育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让科创人才“长得壮”,为新质生产力筑牢本土人才根基。用才需精心“护苗”,完善分类评价机制、简化科研流程、优化服务保障,解决人才经费报销、生活保障等后顾之忧,同时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实干之才“用得好”,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真正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源头活水”。

育管扶协同,让青年干部变身乡村振兴“领头雁”。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的注入,需通过系统化培育让“雏雁”成长为“头雁”。要以“铸魂”强根基,引导青年干部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同时推动他们沉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劳作、同交流,在倾听民声中厚植情怀,解决“为谁干事”的根本问题,确保工作不偏航、不走样。要以“实践”壮筋骨,敢于把青年干部放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防汛救灾等吃劲岗位“墩苗”,通过承担专项任务、交流轮岗等方式,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练就处理复杂问题的硬本领,实现从“有潜力”到“有实力”的蜕变。要以“机制”强保障,建立重实干、重实绩的考核体系,在晋升、待遇上向一线倾斜,同时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的青年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安心扎根乡村、大胆干事创业,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蝶变的核心力量。

人才链赋能,构建“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联动格局。科创人才与乡村青年干部虽服务领域不同,但可通过人才链联动形成发展合力。一方面,可引导科创人才下沉乡村,将农业科技、数字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成果引入农村,助力特色产业升级——如指导农户发展智慧农业、帮助乡村打造电商品牌,让科技红利惠及田间地头。另一方面,鼓励乡村青年干部学习科创思维,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与科技资源,在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文旅融合等领域探索新路径,同时发挥“桥梁”作用,把乡村发展需求反馈给科研团队,推动技术研发更贴合乡村实际。通过人才双向流动、资源互补共享,既让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又让乡村实践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应用场景”,最终实现人才赋能两大战略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刘佳佳)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