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更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这一重要论述为破解“两张皮”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唯有让党建引领方向、业务夯实根基,才能实现二者同频共振、互促共赢。
思想融合是前提,要筑牢“同向同心”的根基。部分单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误区,将二者割裂为“虚功”与“实活”,根源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的实践表明,通过党委会、“三会一课”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西电东送”主责主业相结合,能有效引领企业沿正确方向前行。北京机关单位将党建课堂与科技讲堂融合,同样实现了政治能力与专业能力双提升。思想上的统一是行动协同的基础,只有从政治高度把握业务价值,才能让党建成为业务发展的“指南针”。
载体创新是关键,要搭建“互促共进”的桥梁。空洞的党建活动难以支撑深度融合,必须紧扣业务痛点设计实践载体。北汽集团通过党组织联建推动产业链协同,在竞争性增长中彰显党建价值;银行系统设立“党员突击队”,在不良清收、客户服务等难点任务中攻坚突破。这些实践印证了“盯业务硬骨头”的融合逻辑——把党建力量汇聚到核心项目、技术瓶颈、服务堵点上,组建党员责任区、开展“揭榜挂帅”,让党建成为破解业务难题的“助推器”。将“红色诸葛亮会”开在攻坚一线,把“流动党小组”建在业务现场,更让融合看得见、摸得着。
机制保障是支撑,要拧紧“同责同考”的链条。融合的长效性离不开制度刚性约束。北京国资系统推行“四融四促”机制,实现组织、工作、力量、责任的深度融合;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建立党建与业务“一张表”考核,将双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做到“两个责任一起扛、两个业绩一起要”。这种“双成绩单”考核模式,打破了党建“软指标”的困境,通过四级联动监督、同步考核问责等机制,确保融合责任一贯到底。同时,党务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更锻造了既懂党建又通业务的复合型队伍。(磨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