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不仅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通过党建引领,可以有效整合基层资源,协调各方利益,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例如,湖南省衡阳县金兰镇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推行“片组邻三长制”,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实现了政策精准传递和群众广泛参与。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还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创新党建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新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党建模式,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要推动“党建+”模式的广泛应用。例如,“党建+网格化管理”“党建+志愿服务”“党建+社会信用”等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建立“一站式”线上党建服务平台,实现党建活动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要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机制,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要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带头作用。
四、坚持人民至上,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党建+定制服务”“党建+社会信用”等模式,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例如,衡阳县金兰镇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模式,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只有这样,才能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李鹏飞、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