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工业园,企业服务中心窗口忙而有序,车间里 “党员示范岗” 标牌醒目,职工之家满是交流声 —— 这正是得益于自成体系、环环相扣的“12335”党建模式,把党建实效转化为营商环境 “温度”,让企业安心发展、职工舒心干事。
这一模式以“一颗心”为核心,牢牢锚定“以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主线,用党建力量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企业办事不用在多个部门间来回奔波,惠企政策落地没有“中梗阻”,从人才对接的牵线搭桥到资金协调的雪中送炭,党组织总能主动靠前一步,把服务精准送到企业心坎上。
模式以“两条腿”为支撑,聚焦机关与非公企业两大党建重点齐头并进。机关党员苦练业务本领、主动下沉蹲点企业,推行“打包服务”让办事流程更顺畅,效率大幅提升;非公企业则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江西八六三实业、百斯特电瓷等企业的支部书记带头攻克技术难关,“党员带徒”传承技艺经验,让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拧成一股劲、汇成一股力。
党建服务的网络之所以织得密、网得牢,关键在于“三个有”的扎实落地:有阵地,“1+3+N”红色矩阵实用又贴心,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职工、统战、就业三个“之家”精准对接各类需求,24个企业支部按“六有”标准筑牢活动阵地,让党建活动有处可依、有声有色;有人才,园区精心选优配强非公支部书记,选派20余名机关党员下沉担任党建指导员,近年发展的新党员中,大多是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与技术尖兵,党员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领头雁”;有温度,百斯特、颖南原等企业支部常态化开展“金秋助学”“重阳慰问”“关爱特殊儿童”等活动,送去物资帮扶,传递组织温暖,让企业职工与周边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就在身边。
为筑牢党建根基,园区以“三个加强”拧紧责任“螺丝钉”:加强组织建设,24个非公支部实现较高覆盖率,“工间一刻钟”微党课让理论学习活起来,阵地共享机制既节省资源又提升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出台网格化管理、党建提档升级等相关措施,落实“三包一助”责任制,通过“财园信贷通”为众多企业纾解资金难题;加强先锋作用发挥,打造党员责任区、示范岗与示范车间,党员志愿者们主动开展志愿服务,“红领攻坚队”更是冲锋在前,助力多家企业提前投产达效。
“五个围绕”则像五根手指攥紧成拳,凝聚起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围绕网格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送人才、解难题、化纠纷一站式到位;围绕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上海格派、喜临门等行业龙头,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发展,让企业研发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围绕供应链金融,通过质押、垫资等灵活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围绕低效用地清理,盘活闲置资产,让土地资源焕发新活力;围绕要素保障,全力推进“八通一平”建设,道路、公租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超市、食堂等生活配套同步引进,让企业落户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安源工业园的党建不是标语,是车间里的攻关身影、窗口前的耐心解答。未来,园区将继续执党建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