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血与火”里悟初心 “拼与搏”中启新程

2025-09-18 15:44:2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余载,历史长河奔涌不息,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烽火铸魂,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不仅是民族的宝贵记忆,更是当代青年前行的方向标。我们要在血色记忆中擦亮初心印记,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深植于心。

众志成城,用团结伟力浇筑时代丰碑。烽烟岁月中,中华民族汇聚起“拼与搏”的顽强力量,海外华侨陈嘉庚倾囊相助,南洋机工冒死驰援滇缅公路;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救亡怒潮。抗战精神的灵魂,是全国各族人民空前的凝聚力与团结力。无论前方战场还是后方支援,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力,成就了抗战的最终胜利。如今,新时代召唤我们汲取团结奋进的力量,“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我们更应“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激发风雨同舟、万众一心的团结合力,凝聚努力奔跑、同心逐梦的团结伟力,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汇聚起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共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信仰如磐,以精神火炬照亮复兴征程。铁血荣光照亮前路,左权将军血染十字岭仍指挥突围,张自忠将军“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震烁古今;东北抗联密林雪原十四年苦战,重庆大轰炸下的《新华日报》坚持传播真理之光。信仰之火点燃希望,抗战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为今天的奋斗提供了宝贵启迪。新时代是充满风险挑战和光荣梦想的伟大时代。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要以史为镜,常怀忧患意识,勇于自我革命,铸就铁一般的信仰、淬炼铁一般的信念、恪守铁一般的纪律、彰显铁一般的担当。面对改革发展中的难题,要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抗战意志迎难而上,不懈探索,敢为人先,把奋斗精神镌刻在祖国大地上,把实干担当写进民族复兴的伟业里。

薪火相传,让奋斗基因激荡时代脉搏。《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仍在回响,《白杨礼赞》的精神象征历久弥新;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熠熠生辉,延安"自己动手"的号角余音绕梁。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中豪迈抒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些永不褪色的精神基因,已融入民族血脉。新时代新征程,使命光荣而艰巨,唯有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才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伟业融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保持“一股劲”,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抗战精神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今天的中国,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让伟大抗战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激励中国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作者:长岭县委组织部宋悦)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