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红色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2025年7月7日,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此次行程意义非凡,承载着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缅怀英烈寄哀思,彰显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阳泉,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曾在抗战时期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抗战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儿女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阳泉之行,首要意义便在于向全社会强调抗战精神永不磨灭的时代价值。百团大战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参战兵力达105个团,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这种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正是抗战精神中“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生动体现。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内,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无不诉说着当年八路军战士凭借顽强意志与坚定信念,在艰苦环境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故事。总书记参观纪念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正是在向全体中华儿女传递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激励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时,也要有血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
追溯往昔悟精神,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精神纽带。阳泉的烈士陵园,在当日阳光的照耀下庄严肃穆,习近平总书记神情凝重地走向抗战烈士纪念碑,亲自整理花篮缎带。每一位烈士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这一庄重行为,是对民族精神的高度尊崇,更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关键举措。百团大战所体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无数英烈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总书记此举,不仅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切缅怀,更如同一面旗帜,将全体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在一起。这种对先烈的敬重,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心底涌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认同感与归属感,成为凝聚民族向心力的精神纽带,促使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砥砺前行启新程,指引我们成长的精神灯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市的红色之行,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在新时代,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在经济建设中,要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要刻苦钻研,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而努力拼搏。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感受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让下一代铭记历史,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市的红色之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道路。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先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