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进,实干者成。”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创新是划破迷雾的利刃,实干是踏平坎坷的基石。无论是科技突破的惊艳瞬间,还是产业升级的坚实步伐,抑或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引领与实干精神的支撑。《创新实干促发展》这一命题,不仅是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更是推动事业向前的行动指南。
创新是发展的“源头活水”,以突破思维打开增长新空间。若说发展是奔腾向前的河流,创新便是源源不断的水源,唯有打破思维定式、突破技术壁垒,才能让发展之河永葆活力。从“嫦娥探月”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到“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航天人以“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将神话变为现实;从华为鸿蒙系统打破国外操作系统垄断,到比亚迪刀片电池重塑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中国企业以“啃硬骨头”的创新决心,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这些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卡脖子”难题的执着攻关,源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创新从不局限于高精尖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社区智慧养老平台的搭建、农产品直播带货的兴起,同样是创新赋能发展的生动体现,它们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实干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以脚踏实地筑牢发展硬底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创新的蓝图再美好,若没有实干的支撑,终究只是空中楼阁。在贵州大山深处,“天眼”FAST的建设者们历时22年,在荒山野岭中搭建起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用一砖一瓦的坚守捕捉宇宙的信号;在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接力造林,用双手将荒漠变为绿洲,创造出“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在深圳前海,建设者们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实干精神,将昔日滩涂打造成国际化新城。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人日复一日的付出,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实干不是蛮干,而是以科学的方法、坚定的毅力,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让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实。
创新与实干相辅相成,共同奏响发展的“交响乐”。脱离创新的实干,容易陷入“路径依赖”的困境,难以突破发展瓶颈;缺乏实干的创新,则如同“纸上谈兵”,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各地既通过创新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又以实干推进交通、医疗等民生工程互联互通,让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农民既学习电商直播等创新技能,又脚踏实地深耕农田,让“土特产”走向大市场。创新为实干指明方向,实干让创新落地生根,二者的结合,才能释放出最大的发展能量。
创新为帆,可破万里风浪;实干作桨,能启千重征程。在新的征程上,唯有将创新思维融入实干行动,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脚踏实地的作风,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开创美好未来,让发展的航船驶向更广阔的天地。(陕西佳县组织部 磨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