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正处于关键的攻坚期与转型期。在此进程中,党的领导宛如明亮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而党建工作则如同强大的引擎,为生态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唯有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方能真正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让美丽中国的愿景从蓝图变为现实。
党建引领生态理念塑造,筑牢绿色发展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在生态建设的宏大事业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宛如璀璨的航标,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党组织应将这一思想深度融入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核心,通过专题党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促使党员全面、深入地领悟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当党员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会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积极传播绿色理念,带动身边群众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为生态建设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建驱动生态实践行动,夯实绿色发展工作基础。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攻坚等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主战场”,任务艰巨且责任重大。在这些关键领域,党员的力量意义非凡,它如同在战场上竖起的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成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员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生态事业的担当。各级党组织还可将生态建设相关要求部署纳入 “三会一课”、党员教育培训等内容,推动理论学习向具体行动转化。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实践基地开展观摩学习等方式,切实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实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生态建设工作水平。
党建助力生态成果共享,提升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生态成果是否真正惠及人民,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基层党组织应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的 “金山银山”。比如通过 “提质增效 + 林下经济” 双轮驱动,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产业,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党组织引导、合作社组织、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让村民切实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进而激发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形成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党建引领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生态理念,积极推动生态实践,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党建与生态工作的融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党建服务中心 王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