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琢细节、通末梢、看成效 办好群众“心上事”

2025-08-18 11:51:1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指明了方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不仅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变革,是将民生“枝叶小事”办实办细的制度性突破。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绣花功夫”雕琢便民细节,以“匠心精神”贯通服务末梢,在服务成效上“久久为功”,让群众办事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办好群众“心上事”,将“民之所盼”化作“政之所为”的生动注脚。

“绣花功夫”琢细节,于细微处解民生千千结。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医保报销简化流程,到义务教育“双减”落地,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到乡村振兴产业扶持,这些看似寻常琐碎的“小事”,实则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桩桩件件关乎民生福祉、连着民心所向。百姓“心上事”就是我们工作的“上心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谙“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之理,拿出“蹲下身子看蚂蚁”的细致,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群众闲谈中捕捉真问题、倾听真期盼,带回鲜活的“问题清单”与“愿望清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更要精准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等关键领域,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每一个服务步骤做实、每一个惠民细节办好,并善于总结提升,实现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跨越,将发展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稳稳的幸福”,方显“绣花功夫”的千钧之力。

“匠心精神”通末梢,把最后一公里凿成康庄道。真正的善治,从不在机械条文间逡巡,而在法理情交融处绽放人文暖意。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生活的“第一现场”。这“最后一公里”的阻滞,表面是空间的距离,实则是情感的疏离与本领的不足,如同无形的“隔心墙”,让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难“落在身上”,侵蚀着群众的获得感,损耗着党的公信力。破除干群关系间的这堵墙,需要党员干部勇当“破壁者”,以“匠心精神”的专注与韧劲,将这“最后一公里”精雕细琢为直抵民心的“康庄道”。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沉入基层躬身实践,视民之痛痒如己身,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凿壁开路”的着力点。要勇于直面那些费时费力的“老大难”问题,紧紧抓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这三把“金钥匙”,拜群众为师,在深入一线实践中汲取智慧,于群众忧心处寻良方,充分听取和吸收百姓诉求,确保民众建议办理不敷衍、政策落地见实效。坚决凿开“最后一公里”的阻滞,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党的温暖与政策温度,真正从党的好政策中得到真切实惠和获得感。

“久久为功”实效,用民心秤丈量服务寸寸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服务成效好不好,不是自己说了算,终需交由民心秤丈量,群众口碑是最精准的刻度。广大党员干部当理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深刻内涵躬身入局,精简流程、敞开窗口,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广泛收集用户反馈及评价,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只有“心贴心”的践行好"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把群众事办好"的庄重承诺,当治理的标尺深深扎根民意的土壤,方悟"减负"与"增效"的辩证真谛,这恰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最深厚的价值锚点。(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应急管理局  徐永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