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膺续小三线团队走进小三线企业浙江省军工集团,访谈国营926厂老厂工,探寻小三线建设历史与精神文化。
2025年7月7日至7月16日期间,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膺续小三线”暑期实践团队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浙江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博建材有限公司、社区群安一区,以实地参观、与负责人访谈、对老厂工进行口述史访谈等形式,了解、记录国营九二六厂的建设历史,体会、传承三线精神。
“膺续小三线”暑期实践团成员合影
浙江省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称浙江省军工集团)又称国营九二六厂,是在“分散、靠山、隐蔽”三线建设方针指导下,于1964年在丽水建立的小三线企业,是省内首家产品试制成功的军工企业,如今也是国防科工局在全省唯一保留军品生产能力的企业。本实践团队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考察,构筑新时代背景下该厂的集体记忆,弘扬小三线建设精神与红色文化。
2025年7月7日上午,浙江省军工集团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练远乐带领实践团成成员来到目前由浙江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完全控股的浙江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国营972厂)进行参观。实践团成员们与练书记一同走进生产车间,由练书记与现浙江新华机械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办公室主任王强大致介绍厂内的军工产品生产流程与生产状况。练书记还着重介绍了保留在车间的两件“老物件”——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双轴靠模铣床与插床。它们既是生产设备,也是工业遗产,练书记着重介绍了它们所带有的各种标识,称这些标识是呈现它们历史的重要载体。这为实践团成员在保护、展现小三线建设相关工业遗产提供了新思路。
练书记向成员介绍车间老设备
下午,练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浙江省军工集团总部的浙江“三线建设”记忆馆进行参观。记忆馆以图、文、物三元并茂的方式,直观地向我们展现浙江省小三线的建设历史,以及国营926厂的发展与变迁,使成员们亲身体验、学习以小三线为主题的历史展陈,并对三线建设相关的历史概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练书记介绍产品质量证书及其背后的926厂发展故事
在参观后,实践团成员与练书记在三楼会议室进行座谈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练书记首先指出了相关亲历者逐渐老去、数量日益减少的现状,肯定了实践团成员进行口述史采访、构建三线建设记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练书记为实践团队的口述史访谈对象与访谈方向提供思路。他提出,实践团成员可以选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浙南二技校半工半读的学生,他们从学生再到工厂的管理者、领导者,不仅熟悉工厂的变迁与发展,还可以提供不同身份的叙述视角,更全面地展现历史。最后是练书记对于三线历史、三线精神在新时代传播方法的认识。他指出除了口述史访谈并形成文字稿呈现外,还可以以短视频、AI动图等形式直观展现三线历史,弘扬三线精神。
之后,实践团成员分别前往浙江省军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宏博建材有限公司、群安一区社区等地,分头对曾经担任过厂长、总经理、财务科长、销售科长等不同职位的多位老厂工进行口述史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切实体会到了三线精神所包含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曾任九二六厂厂长的何云龙老人,他的话语里藏着岁月淬炼的力量:“你吃得起苦,什么事都能干”,这是他对早年挑石建厂房、住古庙求学的注解;“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个人利益”,是他对小三线精神的诠释。从深山里的军工车间到国际市场的电表订单,他用半生坚守,让九二六厂在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也让三线建设者的坚韧与担当,在齿轮与导线的交响中愈发清晰。
曾任九二六厂技术科科长的夏瑞福老人在谈及三线岁月时眼神明亮:“小三线是国家政策,后来国家政策改变了,我们自己走,自己开发产品,像探险者一样养活很多人”,这是他对时代使命的认同。面对困难,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碰到困难就自己想办法解决,别被吓到——精神好了,什么都好了”。从手榴弹蛋壳的铁水浇筑到铝合金门窗的螺丝安装,从军工生产到民品开发,他用技术与坚韧,在三线建设的图谱上,刻下了属于实干者的清晰坐标。
曾任九二六厂厂长的曹长德老人回顾了自己在国营九二六厂的工作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三线军工厂的兴衰与转型。作为解放机械厂发展的见证者,他经历了电度表竞争失利、华之杰投资争议等军转民困境,企业二次振兴以重振军品、风电设备崛起,特别强调“忠诚精神”是军工企业的核心。在最困难的90年代末,员工自发抗洪救灾、无偿加班攻克技术难关,80%老员工坚守岗位,最终通过"军民融合"战略实现扭亏为盈,工厂年产值从百万增至亿元。
项根兴老人向成员展示老照片
夏瑞福老人在讲述自己的三线建设故事
何云龙老人在访谈的最后称“像军工企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种东西重要。不要说现在日子好过去了,你穿的好吃的好,日子也好一些,把过去的品质忘了是不行的。我也希望你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把小三线建设、军工企业的这些精神传播出去。”经过初步整理,团队目前已形成对8位受访老厂工访谈文稿近7万字,形成人物专题视频2个,旨在以小三线建设者的个人叙事构筑、丰富小三线建设的集体记忆,后续将持续深入有关国营九二六厂老厂工的口述史访谈工作,并推动创新传播形式,让小三线建设的故事能被更多人所听见,让小三线建设者的无私与付出能被更多人所了解,让小三线建设的历史与三线建设精神在新时代中熠熠生辉。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传播红色文化。膺三线,扬精神,商大青年在行动!(文字/胡尔洛 图片/“膺续小三线”实践团队 通讯员:胡尔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