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这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尤为重要。
以党建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建引领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末梢,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积极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进社区”活动,引导党员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在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以网格为基础,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力”。网格化治理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要按照“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科学划分网格,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一网覆盖”。选优配强网格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网格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网格工作机制,明确网格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通过日常巡查、信息采集、问题处置、跟踪反馈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网格内的各类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网格信息实时共享、工作动态实时掌握、问题处置实时跟踪,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以服务为宗旨,提高基层治理“满意度”。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建立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APP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创新为驱动,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创新是推动基层治理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要积极探索“党建+”“互联网+”等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乡贤等多元主体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基层治理创新奖、优秀网格员评选等方式,激发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陕西佳县组织部 磨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