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关乎党心民心,基层减负事关改革发展。2024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形式主义顽疾,以改革创新和从严从实的作风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效,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考察,倾听群众呼声,针对形式主义问题精准“开方”,鲜明传递党中央一以贯之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定决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向纵深推进交出一份合格的“实干答卷”。
破除形式主义,突出为民本色。“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办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为群众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深刻论断道出了为基层减负的本质:基层减负不仅是减少会议文件、压缩报表数据,更是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为民本色。过去一年,从精简村级牌匾到规范考核评比,从压减繁文缛节到整治“面子工程”,党中央集中力量整治基层“痛点”,精准发力,推动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突出制度建设,打造长效机制。“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减负从治标走向治本。2024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出台,明确了7方面21条具体要求,从文件简报到考核机制,从干部借调到会议活动,每一项举措都直击问题要害,推动减负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
强化担当精神,激发基层活力。基层减负不仅是“减法”,更是“加法”。减掉的是形式主义的包袱,加上的是赋能基层的力量。2024年,各地纷纷探索创新,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减上补下”充实基层力量,通过赋予基层更多权力激发活力。这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率,也增强了基层干部的干劲。
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重要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向制度化、常态化迈进。全党上下要以优良作风迎接新任务,以实干实效书写新时代的“实干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障。(佳县县委史志研究室 栗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