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的东区瓜果飘香,一湾澄清绛溪水穿域而过。作为风景秀丽的新兴山水城市,近年来,东区地方政府重构绿水青山新画卷,全力打造生态休闲的智慧城市,在地方政府的号召下,东区公司充分利用企业微信APP,结合地方电能替代优惠政策,大力推广以电动汽车、电排灌、电锅炉、电火锅等为代表的新型用电设备,鼓励民众改进生产工艺,将原来的天然气、原油的生产方式改为用电,充分发挥电能清洁、环保、高效的优越性。
油改电,企业发展更健康
9月14日,国网东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毛勇通过企业微信联系客户,按时来到位于贾家工业园区内的若男面业有限公司厂区,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来,厂房内高耸的大烟囱不见了,空气中时常飘荡的油烟味儿也不见了,整个厂区显得干净又整洁。“这多亏了你们,自从这套设备换过以后,不仅效率更高了,厂子里也变干净了,工人们干活时也不用闻油味儿了。”该公司用电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不久前,若男面业的用电负责人通过企业微信联系东区供电公司,表示他们公司将投资100余万元购置10台空气能通风机,希望东区公司能为他们完成设备的通电投运。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之前使用的通风机依靠一台四蒸吨油炉燃烧产生的热量来烘干面条产品,再用锅炉蒸汽加工面卷,整个生产过程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且因为锅炉老化后温度有所波动,烘干产品的过程达不到应有效果,容易影响产品质量。
“烧油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油烟飘出来,可让人头疼了。另外,因为烧油的安全性低,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人全程看守和添加燃油。”该厂负责人算过,他们公司一年如果用油,大概要烧掉800多吨柴油,再加上请工人专门看守设备,一个月起码3000块钱,对企业来说长期以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使用新设备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该厂负责人高兴地说。据悉,新型空气能热风机靠电力转化热力、能效高,大大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且新设备可实现自动运行,不需要专人值班,帮企业在人工方面节省了开支。“虽然新设备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下三分之一运行成本,而且在运行过程中,能更好的提升产品的制作效率和质量,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该厂负责人乐呵呵地说道。
截止2025年9月,在东区公司的积极推动下,东区地区已有2家燃油锅炉企业像若男面业一样加入到了电能替代的阵营中来。对这些企业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长期的发展,像若男面业这样,虽然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设备的改善真真切切地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气改电,食堂用餐更清洁
9月15日早上10点30分,在川橡集团公司食堂里,食堂工作人员正在为当天的用餐忙碌着。一捆捆新鲜的蔬菜在师傅的手里经过清洗、配菜,很快便在锅里冒出了阵阵香味。自从年初食堂的锅炉房改建以后,厨师们觉得厨房里明显干净了,做菜的速度也更快了。
企业食堂是东部新区第一批进行气锅炉、气灶改造的地方之一。半年前,东区公司在全市大力宣传推动电能替代工作,受此影响,川橡集团公司食堂决定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率先在食堂及服务区域采用电能替代方案。
“用电代气,不仅干净、使用安全而且还划算,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长期来看,电要比气省多了。”负责后勤工作的负责人现场算了一笔账,之前食堂每月要烧100方的气,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且费用也不低。以电代气后,不仅清洁干净、而且使用过程安全简单,派专人学会后,就可以省去请气锅炉工的工资成本。他说:“假设一个锅炉工的基本工资是2500元,那么一年就是30000元,不出十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前期投入的设备开支给省回来。”
据悉,东区公司通过企业微信APP多次前往当地企业宣传电能替代、以电代油代气,促进绿色厨房的改造,帮助企业定制改造优化相关方案,对电能替代项目改造增容、报装实行全程服务,减少用户改造时间和降低改造成本,获得客户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