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暨“国聘行动”促进“湘才留湘”专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据了解,此次行动归集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自9月下旬开始,将陆续在长沙、上海、北京、西安、武汉、成都、南京等7座城市,面向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集中招聘。
据介绍,为确保本次行动取得圆满成功,湖南建立重大项目岗位归集机制,深入挖潜和系统梳理重大项目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共归集岗位5.4万余个。本轮发布的就业招聘岗位中,涵盖有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和企业岗位,还有面向特定群体的专项计划;既有传统就业岗位,也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见习实习岗位,还有特别提供的创业工位。
此外,在本次行动中,民营企业提供岗位11.61万个,全面覆盖湖南重点优势产业。其中,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4大传统产业提供岗位2.97万个;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4大优势产业提供岗位5.21万个;数字产业、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4大新兴产业提供岗位2.54万个;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4大未来产业提供岗位0.89万个。本次在中南大学的招聘现场,共有5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超1.4万个岗位。
“得益于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的快速落地,我们公司第一时间获得了1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投资,并免费入驻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产业园,顺利迈出市场化运营的第一步。”在9月21日的“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暨“国聘行动”促进“湘才留湘”专场活动上,长沙素灵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邦朝开心地告诉大家,目前,公司已经成功在湖南股交所挂牌。
据悉,梁邦朝是湖南大学在读博士生,是一位在生物3D打印和先进制造领域不断钻研的创业者。他所创办的长沙素灵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的高精度生物3D打印机及生物材料,打破了国外对生物打印机关键核心部件的垄断,为攻克更多医疗领域的治疗难题带来了希望。今年2月,长沙素灵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入驻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的企业之一。创新创业园不仅为他们免去3年工位租金、水电物业费,还在租金与装修等方面累计补贴近300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今年6月,公司成功签下首笔海外订单,核心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今年7月,公司吸纳了20名在校大学生实习,其中近半数计划毕业后正式加入团队。“这正是‘创业带动就业’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部署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行动,设立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投资基金,已支持创业项目2880个,累计投资9230万元。同时,打造“创业在湘”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找政策、找导师、找课程、找资金、找场地、找设备、找活动等“七找”服务,全程陪跑服务大学生创业。
下一步,湖南将构建网点、网站、电话、社保卡、手机端等各类渠道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标准化、便捷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15分钟就业圈、培训圈”;面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毕业生,积极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和跟踪回访;上线“创业在湘”和“留湘来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围绕专业性、智能性、便捷性、综合性要求,提供岗位推荐、简历管理、政策解读、AI服务、面试测评等五大功能。平台定期归集、动态发布全省岗位信息,确保支持不断档、服务不缺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行动启幕大会暨“国聘行动”促进“湘才留湘”专场活动上,山河智能创始人、山河星航董事长何清华向在场的大学生讲述起自己在中南大学求学、教学、科研,最终踏上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的奋斗岁月。
据介绍,何清华20岁成为一名机械工人,34岁自学考上研究生,45岁成为教授,53岁凭借原创的液压静力压桩机技术创立山河智能,将个人科研成果成功产业化。79岁时,何清华创立的山河星航正在闯关IPO。
深耕制造业领域50多年,何清华深知装备制造是立国之本,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基。何清华建议,年轻人要高度重视硬科技、重装备的发展与传承。“硬科技与重装备是AI数字化的基本载体,也是富国、强国的基石!”当前湖南正全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这意味着,湖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更渴求创新。
何清华在现场呼吁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同仁:不仅要“引进人才”,更要“成就人才”。
“让我们携手为青年才俊搭建更广阔、更优质的舞台,共同在湖南打造一个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的强磁场。”何清华表示,期待各位大学生在这片敢为人先、实干为先的热土上,一起把智慧变成产品、把技术变成价值、把梦想变成现实。(曾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