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东南大学:从课堂到田埂,用脚步量民情

2025-08-07 16:47:2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是党的创新理论实践运用的广阔舞台。青年作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无数青年以“知行合一”为行动纲领,将理论学习的“思政课”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践课”。为深入了解当代青年扎根基层的成长路径,探索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发展需求的契合点,东南大学点穗成金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和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曙阳村,与青年基层干部展开深度对话,记录下他们如何用脚步丈量土地脉络,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深耕——脚沾泥土,心贴群众

在苏北平原的阡陌之间,一群青年正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无限可能。团队成员在曙阳村的调研中,见证了青年扎根基层的动人故事。校友张新华毕业后通过盐城人才引进计划来到曙阳村,驻村期满后毅然选择留下。一声声亲切的“小张书记”道出了村民的信任——他通过短视频助农增收,为学子提供实习指导和志愿填报服务。他深情说道:“基层没有纸上谈兵,只有真刀真枪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一批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真正扎根乡土,用心耕耘。

守望——细察墒情,情系稼穑

白塔村的智慧大棚里,团队成员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人居环境整治到热火朝天的助农直播,处处跃动着发展活力。选调生朱豫璋带领大家走过田间地头,对沿途的每一种农作物都如数家珍。在绿浪翻滚的稻田边,他详细介绍优质稻种的特性;穿过蔬菜大棚时,他精准分析不同作物的轮作安排;驻足果园时,他又化身植保专家,细致讲解病虫害防治要点。交流中,他时不时蹲下身捧起一抔泥土,或是关切地询问劳作的村民——这份对土地的深情在证明,基层工作者的务实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脚踏实地之中。

穗语——促膝长谈,沉淀真知

座谈会上,团队成员与驻村选调生们展开了深入对话,倾听他们对基层工作的深刻体悟。胡晨啸提到:“我们年轻人扎根基层,就是要为乡村注入新思路、新想法。”沈贤分享了她参与助农电商的经历。她认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当代青年应有的情怀。“基层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实意为群众着想”,谭礼如是说道。这些朴实话语的背后,是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思政教育培育的初心,正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本次实践主要形成了两大核心成果。一是构建了一站式备考信息资源平台,在整合近5年选调政策和优质教程的基础上,搭建全流程覆盖的备考数据库,为有志奔赴基层的学子提供精准导航。二是构建了五力并举育人模式,从课程改革、实践锻炼、资源对接等维度,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助力更多学子“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基层是青春的试金石,也是成长的大课堂。在基层一线的淬炼中,无数青年用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悟到:当代青年的使命不在于宏大的叙事,而在于俯身倾听土地的声音,在服务他人中实现人生价值。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青年在基层治理的壮阔画卷中书写无悔篇章,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进步接续奋斗。(供图:周静 阚子路;通讯员:巫凡昕)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