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建军故事筑牢信仰之基,传承革命薪火培育爱国之心。2025年7月17日-2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大学生“青禾童行”实践队赴贵州毕节市金沙县民兴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深耕金沙易地扶贫搬迁留守儿童爱国主义教育。
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
7月17日,志愿者们抵达钱壮飞纪念馆所在地。队员们先到钱壮飞纪念碑前,奏国歌时众人挺直脊梁,献花、默哀以缅怀这位隐蔽战线英雄,脑海中浮现其传递情报的果敢身影。进入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钱壮飞等敌后英雄事迹,他们在隐蔽战线的战斗与牺牲,令队员们动容。
7月18日,志愿者们前往红军渡乌江处。沿途悬崖陡壁,阵雨让山路湿滑,队员们由此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似与前辈跨时空对话。抵达后,大家参观学习南渡乌江指挥所,“乌江天险重飞渡”大字醒目,院内党和红军领导人的简陋居住环境,让人感慨革命年代的艰苦。
7月19日,志愿者们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徒步登上千层台阶,在墓碑前缅怀先烈,仿佛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随后前往遵义会议陈列馆,馆内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现了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展区,队员们深切体会到会议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更懂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深耕爱国主义教育,播撒红色种子
7月20日,志愿者们到希望小课堂围绕建军节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介绍建军节由来与人民军队发展历程。期间播放阅兵视频,威武的军姿、先进的装备让孩子们兴致高涨,大家围绕国防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达对军人的崇敬。随后,团队与孩子们共同完成“致敬最可爱的人”绘布,让红色种子在互动中扎根童心。
宣传卫生知识,致力安全生活
7月21日,宣传活动率先聚焦健康卫生知识的分享,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实用的健康课。活动中,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课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现知识点;更巧妙融入互动提问环节,以趣味问答点燃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整个知识分享过程高效又活泼。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带来了急救与伤口包扎的实操教学。通过手把手示范、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耐心传授。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掌握要领,把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存技能,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立足防溺水知识宣传,促进社区安全发展
7月22日,志愿者们围绕溺水事故的常见诱因、不同场景下的预防要点,以及溺水后的科学急救措施等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阐述。通过条理清晰的讲解,帮助孩子们全面理解防溺水知识体系,切实筑牢安全防范意识。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主动走进社区,将防溺水宣传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相关知识,着力提升整个社区应对溺水风险的能力,共同编织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非遗团扇绘黔韵,童心执笔传文脉
7月23日,志愿者们聚焦非遗活态传承,将金沙县自然风貌与民族艺术融入教学,通过绘画技法演示、纹样解析、分步指导,带领学生绘扇。孩子们以山水为灵感,勾勒苗岭梯田、杜鹃花海等家乡意象,累计完成50余件作品。
童心艺展燃激情,艺术星火照成长
“童心艺展”以艺术赋能成长为主旨。街舞《青春跃动》中,零基础学生经排练展现自信;《送你一朵小红花》合唱时,孩子们带手绘作品上台,李同学说:“花会陪着我想妈妈”;《隐形的翅膀》融合手舞,全场师生相拥而歌。活动覆盖全校,将文化自信培育融入美育,让孩子们萌生非遗传承之志,彰显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
离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传递温暖,在金沙县民兴社区的土地上,既播撒了爱国强军的种子,也收获了青春奉献的意义。未来,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将持续生长,激励着更多青年以行动践行使命,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让爱与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