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悦康同行”志愿者团队奔赴杭州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度参与基层医疗服务实践。团队成员分赴两慢病门诊一体化、5G直通车服务、导医、健康教育等多个岗位,以青春之姿为基层健康事业注入活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实践——多维度融入医疗服务
图为队员协助家长挂号
在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化身导医。儿童保健科分诊台旁,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其间:有人耐心协助家长完成挂号,有人细心指引诊室方向,一句句“这边请”“我来帮您”温和又清晰。原本喧闹的大厅里,因这抹灵动的红色身影和暖心话语,渐渐变得秩序井然;面对怀抱婴儿、对着《婴幼儿保健册》犯难的年轻父亲,实践团成员用通俗的语言拆解医学术语,陪家属填表格。从导医台的高效响应,到门诊的细致协助,队友们成为基层医疗服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让患者就医更顺畅。
图为队员协助家长填写《婴幼儿保健册》
除了导医工作,在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一体化门诊,实践团成员也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日常工作。诊室内,护士正为患者进行血压、血糖测量等基础检查,队员们则在后方通过电话随访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您好,这里是良渚卫生院……”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团队成员以规范的话术与居民沟通,详细记录健康信息。整个工作流程分工明确、衔接有序,既保障了门诊服务的效率,又为基层健康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图为队员通过电话随访完善居民健康档案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深入医院后勤保障环节,参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在这个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区域,队员们与护士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从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到高温消毒、烘干质检,再到规范包装、灭菌封存,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面对重复性高、要求精细的工作内容,团队成员始终保持严谨态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医疗工作中"平凡岗位不平凡"的责任担当。
图为队员参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
与此同时,5G+健康共富直通车作为基层医疗创新服务的“移动阵地”,也留下了实践团成员的身影。实践团成员随车前往村社,协助医护搬运设备、引导居民体检。在余杭区良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港南村服务站、安溪院区等地,见证了移动诊疗车依托5G技术,实现超声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数据实时传输,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村”享受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服务。从协助布置检查区域,到为老人量血压、做心电图时的贴心安抚,队友们成为科技医疗的“同行者”,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图为队员们在聆听医生讲解5G +健康共富直通车的功能
不仅如此,实践团成员还拓展服务边界,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在杭州市首届健康科普剧大赛现场,实践团成员协助良渚中心的参赛团队准备道具、引导候场,从导医“服务者”转变为科普剧“同行者”。实践团成员全程保持专注,不仅细致记录各参赛作品在内容呈现、形式创新上的亮点,还抓住间隙与身旁的带教老师深入交流心得。“把专业知识藏在剧情里,观众接受度更高”“用方言演绎的片段特别有感染力,说明科普也要接地气”,一句句思考在讨论中碰撞出火花。
图为队员们与良渚中心的参赛团队合影
成长赋能——思想与能力双向提升
基层实践让“悦康同行”团队对健康中国战略有了更具象的理解。队员们从生疏应对患者需求到主动设计沟通方式,从单纯学习医疗知识到用科普剧传递健康理念,在服务中锤炼了责任意识,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了专业能力,让“守护健康”从理论认知化为行动担当,实现思想与实践本领的双重进阶。团队将以行动诠释“健康有我”的担当,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书写新时代实践答卷,让青春在守护健康的征程中熠熠生辉。(通讯员:郑悦霄 章灏佳)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