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苦尽甘来老曼峨:一片古树叶托起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5-08-04 15:35:4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越过如海的苍山,穿过原始森林的浓雾,微风绕着晨曦,一座千年的老寨缓缓醒来。老曼峨,既是寨名,也是茶名。作为“班章五寨”之一,它古老、神秘、原生态;作为新时代幸福村,它清新、明媚、惹人爱。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苦尽甘来”的生命哲学,更跃动着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

古树流金:绿叶变“金叶”的产业密码

老曼峨的振兴根基,深扎于那片珍贵的古茶园。这些平均树龄超500年的古茶树,以其标志性的“苦底厚重、化甘迅猛”风味,在普洱茶市场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老曼峨苦茶占茶区80%,芽头肥硕、叶脉清晰,汤色金黄透亮,茶气霸道,初饮苦意席卷口腔,但三泡后“鸣泉生津”,十泡后茶汤渐转爽滑,余韵绵长,被茶友称为“十年曼峨赛班章”。

2025年春茶价格范围为每公斤3000-6000元,千亩古茶园成为村民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产业活力在山间沸腾,春茶季,各地茶商驱车盘旋而上,争相竞逐鲜叶;村头直播间,年轻茶农用手机将“老曼峨古树”销往全国。

文化铸魂:千年茶脉焕发新生机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老曼峨寨子建于公元638年,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彼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老曼峨最深厚的魂,便是流淌在布朗族人血液里的茶文化,他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制茶、饮茶的民族。

村中老者仍遵循古法:铁锅手工杀青,掌心感知温度;竹席日光晒青,汲取天地精华。这些非遗技艺不仅是品质基石,更成为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昔日封闭的村寨敞开怀抱,茶文化从生产技艺升华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独特魅力。老曼峨全村287户1150人在15名党员带领下,坚持原生态种植、管理着3205亩古茶园千年的古村,如今也因茶而变,2023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0元。

科技护航:守护青山赢得永续发展

繁荣背后,挑战如影随形。为了用好这棵“黄金树”,在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老曼峨引进、成立40余家茶叶初制所,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逐年递增。通过科学鉴定、环境整治、制度保障的多重“保卫”举措,老曼峨村不仅守住了这片弥足珍贵的千年茶脉,更让人居环境改善与古茶树保护相得益彰。这条以保护为核心的茶旅融合之路,正让古老的茶香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飘得更远、更醇厚。守护好每一株古茶树,就是守护着历史的根脉与未来的希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杯香茗既是云南人生活的美好享受,也是致富千万家的“金叶子”。山脚下,满载茶叶的货车蜿蜒驶向远方。老曼峨村的故事印证,当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力量交融,最苦涩的树叶也能酿出最甘醇的生活。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正以一片茶叶为支点,撬动充满希望的未来——苦尽甘来,是茶的滋味,更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注脚。(孟雅娴)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