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开展“承古启新梦,扬文向未来”活动

2025-07-31 16:54:5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日,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辰”实践服务团队联合镇江市千秋桥社区,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承古启新梦,扬文向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多元化文化体验活动,让居民在沉浸式参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学·寻根溯源”、“思·光影传薪”、“践·巧手传艺”和“悟·墨韵定情”,分别通过PPT讲解、纪录片观影、剪纸艺术体验和书法教学等方式,让居民深度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通过“珠链串讲式”PPT,系统讲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内容涵盖甲骨文、汉字演变、传统节庆、礼仪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哲学智慧等。通过互动问答和讨论,引导居民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在这一环节中,志愿者们通过PPT讲解、互动问答、思辨探讨等方式,引导居民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价值,激发文化认同与自信。居民们都对中华文化十分感兴趣,与志愿者多次展开互动。

图为志愿者与居民互动。尚海彤供图

随后,活动进入“思·光影传薪”环节。在“思”环节,团队播放了《非遗传承》《中华文明》等纪录片,带领居民沉浸式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观影结束后,志愿者结合影片精华,引导居民进行“光影思辨”,聚焦非遗守护的挑战、古老技艺的现代转化、文明基因的传承密码等议题,鼓励参与者沉淀思绪,分享感悟,在光影交错间触摸文化的深层脉动与不朽价值。这一环节通过纪录片的震撼影像与通俗易懂的讲解,带领居民穿越时空长河,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与生生不息。

图为居民欣赏纪录片。尚海彤供图

在“践·巧手传艺”环节,志愿者们带领居民亲手体验剪纸艺术,教授居民剪纸艺术。通过现场演示剪纸技巧、讲解工具使用方法,并指导居民亲手制作剪纸作品,让居民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在这一环节中,志愿者王子轩现场演示剪纸技巧,揭秘其历史流变、工具奥秘与技法精髓,如阴阳刻、镂空等。居民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执剪运纸,从简单的纹样起步,感受剪刀在红纸上游走的韵律与力道。在完成作品后,居民们也高兴地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剪纸。

图为志愿者讲解剪纸技巧。尚海彤供图

图为居民展示剪纸作品。尚海彤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居民共同展示剪纸作品。尚海彤供图

与此同时,志愿者还组织了“悟·墨韵定情”书法教学活动。志愿者带领居民学习书法基本功,包括执笔方法、笔画结构、章法布局等。通过临摹古帖和自由创作,居民在书写中体会书法艺术的韵律与情感,分享创作心得,进一步提升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志愿者们通过PPT讲解、互动问答、思辨探讨、纪录片观影、现场演示等方式,引导居民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价值,激发文化认同与自信。经过讲解,居民们对书法学习兴趣浓厚,纷纷积极参与并进行书法创作。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由衷地对志愿者表示感谢:“没有周同学我完成不了这幅书法作品,真是谢谢她!”

图为志愿者帮助居民写毛笔字。尚海彤供图

图为居民写毛笔字。尚海彤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居民展示毛笔字作品。尚海彤供图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志愿者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通过收集反馈意见,撰写总结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汇报活动成果。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信念。

图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合影。尚海彤供图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承古启新的梦想中,我们扬文向未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尚海彤)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