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南大行者无疆十八洞实践队赴双龙镇十八洞村实地调研

2025-09-19 15:45:5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精准扶贫”理念的首倡地。自2013年“精准扶贫”理念提出以来,十八洞村通过系统性的发展实践,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国脱贫致富的典范。随着脱贫攻坚目标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成为了新的时代命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要求,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发展现状,探索可复制的中国式乡村发展道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行者无疆十八洞实践队”,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精准扶贫首倡之地——十八洞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 1 团队成员在精准扶贫广场合影留念

7月1日上午,实践队赴花垣县双龙镇政府与团委副书记麻垚森同志座谈。会上,书记代表双龙镇政府表达了对中南大学子赴十八洞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倾力支持与热烈欢迎,并向实践队介绍了十八洞村的脱贫历程和发展现状。团队成员就十八洞村三色资源的禀赋和开发利用情况向麻垚森同志提问,得到了详细的解答。重点谈及三色资源各色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及三者融合的现行模式,为实践队后续调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

图 2 团队成员同麻垚森同志座谈

图 3 团队同麻垚森同志合影留念

7月1日下午,实践队与老村长施进兰会面。这位亲历村庄十年蝶变的带头人,以“从五鬼当家到直播带货”“从党员拆房让地到大学生返乡助农”的鲜活对比,生动还原精准扶贫历程。在他铿锵的讲述中,实践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关键作用与村民内生动力对政策落地的重要影响。此外,他还谈到目前乡村振兴阶段十八洞村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旅游宣传和助农直播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图 4 团队与施老村长座谈

图5 施老村长向团队成员讲述十八洞村脱贫故事

7月2日上午,实践队赴十八洞村红色学习基地,进行调研参观。在精准脱贫陈列馆,记录着村庄变迁的实物影像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鲜红标语,让实践队成员触摸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精神内核。接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通过近距离观看用五彩丝线绣制的党徽和多媒体演示的民族同心圆,成员们对多民族携手奔小康的深厚情谊有了具象认知。

图 6 团队参观精准扶贫陈列馆

图 7 团队参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7月2日下午,步入依山而建的十八洞党校,驻村队员介绍,这座党校年均接待300余批次全国党员干部培训,通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案例研讨课输送首倡地经验。同时,党校内部也摆放着许多苗绣作品,将红色的党性教育与古色的民族文化传承有机融合。这不仅丰富了红色教育的内涵,更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借助红色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生动体现了红色资源在守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赋能作用。

图 8 团队参观十八洞党校

7月3日,实践队先后走访了十八洞村梨子寨苗绣基地和马鞍村苗绣工坊,进行古色资源苗绣文化的调研工作。在梨子寨苗绣基地,成员们拜访了前村支书、现苗绣组织人石大姐,她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苗绣悠久的历史背景、当前的传承现状、创新工艺和销售渠道。此外,在介绍丰富的苗绣图案时,她重点谈及苗绣的民族文化内涵,强调苗绣是苗家无文字的史书。苗绣工坊里,妇女们手持银剪,细致地修剪着机械绣品的线头。团队成员通过与负责人以及绣娘们的深入交流,对十八洞村苗绣的非遗传承情况与产业发展规模,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图 9 团队采访苗绣基地石顺莲老支书

图 10 团队与石顺莲老支书合照留念

图 11 团队成员采访苗绣工坊负责人

7月4日上午,实践队赴十八洞水厂实地考察。水厂车间负责人向实践队成员介绍该工厂基本情况,6600平方米厂区自2017年投产,当前每小时产能达1万瓶含锶矿泉水,产品主要供应航空企业及企业,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通过全面的参观和丰富的交流,实践队成员对不同销路的定制化生产过程和矿泉水的销售路径有深刻的认识,并了解到工厂正推进苗绣图腾等民族文化与瓶身设计相融合的开发计划。这一举措不仅旨在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更是以绿色产业为载体,活化非遗资源、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绿色产业为民族文化提供了现代化表达和市场化传播的平台,民族文化又为绿色产业注入了独特的品牌内涵与情感价值,二者相互赋能、彼此成就,共同构建了十八洞村产业振兴与文化自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图 12 十八洞山泉水厂内部流水线

图 13 团队对山泉水场负责人访谈

图 14 团队与山泉水厂负责人合影留念

7月4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千亩黄桃种植园参观。产业带头人隆书记介绍,2012年其返乡后率先开辟果园,利用当地700米海拔昼夜温差优势发展种植。开园后前几年黄桃收成很好,且因是方圆几里第一家黄桃园,黄桃单价曾一度达15元/斤。通过实地考察和全面交流,成员们了解到黄桃园的发展现状,其在稳定创收的同时面临市场竞争和保质技术的压力。此外,隆书记提及其曾让出土地支持村道拓宽,卸任后作为县聘乡村经理人赴浙江考察招商,持续推动产业升级的返乡故事。作为一名党员,他将红色的先锋力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生动诠释了党员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图 15 团队参观黄桃种植园

图 16 团队成员对隆主任进行访谈

图 17 团队与隆主任合影留念

7月5日,实践调研最后一天,成员们赴梨子寨、竹子寨、飞虫寨和当绒寨四寨,开展细致的入户走访和调研工作。同队员们交流的村民们,无一不表达了对家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由衷感叹。通过实地参观改造一新的苗寨,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民生福祉的全面改善。

图 18 团队与竹子寨村民访谈并合影留念

图 19 团队采访创业之星杨昌文

图 20 团队与梨子寨村民交流

五日调研收官,中南大“行者无疆十八洞”实践队循领袖足迹深入双龙镇十八洞村,通过入户访谈、产业考察、文化体验等多维视角,系统梳理了"红色首倡地精神、古色苗文化传承、绿色生态产业"三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融合实践。未来,中南大学子将与双龙镇人民政府一同努力,发展完善十八洞村“三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刘江红 王欣媛 王颢璇 王晶菁 胡晓阳)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