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寒梅早蹊,穑志长明——中财大学子踏痕寻光,传承阳早寒春精神火种

2025-09-15 14:36:3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导语】

这个夏天,暑气在树梢蒸腾,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曙耘寒馥团队选择了条别样的路,她们 “躲”进了翻涌的绿野。沿着阳早寒春的足迹,她们躬身俯首,通过调研、专访、文创产品及宣传资料制作等活动,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农机试验站的土地上重新擦亮那段传奇的光亮。这是一次寻根之旅,一次精神的致敬,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青春宣讲。

追寻 “光” 的印迹:泥土深处,童真回响

为了讲好阳早寒春的故事,让宣讲的根须深扎进现实的土壤,汲取最本真的力量,团队成员们踏上了一场“寻光” 之旅,追寻那两位国际友人用毕生心血,在中华大地上刻下的温暖印记。

【寻光・履迹】馆藏青缃映赤忱

在农机试验站内的阳早寒春故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朴素的旧物、一段段珍贵的影像,无声诉说着他们“扎根泥土,心怀天下”的一生。团队不仅用心记录,用心感受那份纯粹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务实作风。

图1 旧报纸上的阳早寒春照片

在众多承载历史重量的物件中,一封孩子写给阳早寒春的信,猝不及防地击中了队员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泛黄的信纸上,稚嫩甚至有些歪扭的铅笔字迹里,跳动着最朴素的感激和憧憬。凝视着这封信,时间仿佛凝固了。铅笔的轨迹带着泥土的质朴与阳光的跳跃,字里行间没有华章锦句,却有清泉般汩汩流淌的感激、新芽初绽般朴素的憧憬。

image.png

图2 王静芬同学写给阳早寒春的信

队员们仿佛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收到这份来自遥远乡村孩子的 “厚礼” 时,脸上漾开的、比任何勋章都更珍贵的笑容。这封信胜过千言万语的赞颂,是最直接、最本真的回响:阳早寒春一生俯首耕耘,所求不过是用技术改善最普通人的生活,让最平凡的孩子绽放笑容。这稚嫩的笔触与图画,正是对他们 “为人民服务” 信念最崇高的加冕,是穿越时空依然鲜活的精神丰碑。

【焕光・器象】农机新声续丹心

团队深入实践落点农机站,观察现代化的农机设备,了解农技员们当下的工作与挑战。这里也是如今面向青年孩童科普知识的摇篮,饲养着奶牛,而其独家产品,便是由阳早寒春研发技术所制作的牛奶。团队成员品尝着香甜的牛奶,滋味萦绕心间。

图3 昌平农机站墙面上记录的名言

图4 昌平农机站内饲养的奶牛

图5 昌平农机站生产的“阳春白雪”牌牛奶

队员们由此思考:阳早寒春当年面临的 “百废待兴” 与今日的 “乡村振兴”,精神内核如何一脉相承?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农机站里,它正是连接过去奉献与今日奋斗的最佳桥梁。

传承 “光” 的力量:从历史中汲取前行养分

【悟光・薪传】访承贤魂励新程

当实践团队的脚步叩响纪念馆的门扉,时光仿佛被轻轻唤醒。馆内的历史并非尘封的档案,它在泛黄的照片里低语,在洗尽铅华的旧物上呼吸,阳早寒春雕像上仿佛残留着田间的汗水与泥土的芬芳,泛黄的手稿上记录着严谨的数据与滚烫的理想,简朴的生活用品无声诉说着主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淡泊与坚守。

实地才能见真章。跟随纪念馆工作人员,队员们亲身走入阳早寒春的足迹,感受他们的精神。置身其中,团队成员不再是匆匆的看客,而是虔诚的拾光者,在静默的展陈间,努力打捞那些散落在岁月长河中的、金子般的光亮。

图6 团队成员探访纪念馆合照

图7 农机站工作人员为队员们进行讲解介绍

此外,团队成员反复打磨对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专家的采访稿子,通过提问了解两位国际友人的生平、专业贡献、精神传承与当代价值。

通过本次专访,团队认识到:阳早寒春不仅是中国奶牛养殖机械化的奠基人,更以“信仰驱动专业”的精神范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灵魂。其技术贡献如直冷式奶罐、胚胎移植技术等,解决了“喝奶难”的民生问题;而其“用智慧和心养牛”的理念,则从管理哲学层面启示农业应平衡效率与人文关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两位专家扎根一线、跨界创新、以人为本的精神,仍是农业工作者宝贵的精神坐标。

图8 团队成员采访专家现场记录

图9 团队成员采访专家现场记录

阳早曾在工作笔记中写道:“改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片土地;坚持一种信仰,能够照亮整个生命。” 这或许正是这对传奇夫妇留给中国农业最恒久的赋能。

【凝光・文脉】纸墨百年志未央

团队将寻访的感动与收获,凝结成一份特别的 “来自阳早寒春的礼物” 文创礼盒:浸透阳早寒春精神的种子纸,印着彩铅风格图案的特色包装,将他们的故事悄然传播。当嫩芽破土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所有伟大的事业,终将从一颗种子开始。”

图10 “来自阳早寒春的礼物”概念奶制品礼盒包装设计图

图11 “阳早寒春生平事迹”种子纸设计大图

依据收集的资料,团队成员设计了宣传册。封面印有阳早、寒春的合影及“传承精神,致敬先辈”等字样;内页包含他们的生平、在中国的农业贡献、经典事迹,搭配实地拍摄的照片,图文并茂地展现其风采。

图12 阳早寒春光荣事迹宣传册设计图1

图13 阳早寒春光荣事迹宣传册设计图2

团队还将宣传册内容转化为 PPT,插入调研收集的图片与历史资料,并设置了“寒春模拟人生”的特色小游戏。游戏根据阳早寒春的历史事迹设计不同题目与选项,方便后续在农机站为中小学生讲解,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在当年艰苦条件下,两位先驱成就背后的辛劳与坚定意志。

同时,团队计划在农机站设多个集章点,对应两位专家不同时期的事迹。参与者完成简单任务,如回答关于专家的问题、分享对其精神的理解,即可盖章,集齐后可兑换小礼品。

最后,团队将在农机站布置展板,展示实地调研照片、调查走访成果、宣传册内容及互动活动精彩瞬间;并设置视频播放区,循环播放根据调研资料制作的纪录片,让参观者直观了解两位国际友人的经历。

践行 “光” 的嘱托:让青春在沃土上延续接力

【耕光・沃野】青衿承志沃土上

这个夏天,曙耘寒馥队“躲”进翻涌的绿野,并非要避离人间的喧嚣,而是要让根须在泥土深处攥得更紧。踏着阳早寒春的足印前行,不只是立在时光里仰望,更是要接过那柄沉甸甸的接力棒,奋力奔涌。

他们的 “躲”,是把理想种进田埂的执拗;我们的 “躲”,是让初心在牧草间舒展的探寻。他们曾在这片原野,写下跨越山海的人生史诗;如今,我们也站在这里,尝试将传承的种子撒进翻涌的浪涛,让“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实干兴农”的坚韧,在新时代的沃土上,顺着阳光的脉络,继续生长。

【结语】

一夏暑气的敛藏,从不是途穷的界碑。阳早寒春的故事在蝉鸣里酿得沉厚,农机站的实践被掌心汗渍浸得鲜活,终将凝作青春长卷里最绵密的底色。这场 “躲” 进田畴的拾获,关乎信仰如稻穗沉垂,关乎选择似溪流改道,关乎脚踏实地若犁尖破壤,必当策励团队成员们在往后的人生长路上,无论奔赴何方,都怀热土在肺腑,扛担当于肩头。

跟着阳早寒春,我们 “躲” 进的,原是精神的膏腴之地;走出夏日阡陌,我们携走的,恰是深耕不辍的热忱。

文案 | 韩玥 刘陌涵

排版 | 张彦如 曹羽慧

采访 | 包雅晨 李静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