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星课堂”建设,2025年9月26日,娄星区大科中心学校围绕“数量关系”主题成功举办小学数学教学竞赛。本次活动以“精准教、有效学、科学评”为导向,通过以赛促研、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堂实效。
精准教:团队磨课凝智慧,靶向设计促理解
赛前,各参赛教师在教研组支持下开展多轮集体磨课,紧扣“数量关系”核心概念,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基于学情分析,灵活运用生活化情境、故事串联和游戏互动等策略,实现知识的精准投放。如刘琳老师通过“教室里的数学奥秘”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运算意义;刘湘双老师以“小螃蟹参加聚会”的故事情境,将口诀学习与规律探究有机融合;肖小月老师通过“说—摆—练”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构建“倍”的模型,凸显教学设计的结构化与针对性。
有效学:情境驱动激兴趣,思维进阶显深度
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真实任务激发探究欲望。周子琪老师以“秋游分物品”为主线,让学生在合作分配中自然习得数量关系,并融入规则意识与分享精神;刘星雨老师借助绘本故事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乘加乘减策略。学生在操作、表达、辨析中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思维的进阶,课堂参与度高,学习真实发生。
科学评:多元观测验成效,以评促教引成长
竞赛特别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评委组从目标达成、学生参与、思维深度等多维度进行课堂观察与记录,并结合课后研讨进行精准反馈。例如,针对“模型建立是否扎实”“学生迁移能力如何”等关键点展开深度评课,既肯定教学创新,也提出优化建议,助力教师反思改进。
本次竞赛不仅展现了教师们在“星课堂”理念下的专业成长,更通过团队磨课、课堂实践、多维评价的闭环教研机制,为提升区域数学教学质量注入新动能。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更具活力与效能的“星课堂”范式。
供稿 | 孙俊林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