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驻村百日记:把脚印留在新利村的土地上

2025-09-25 08:50:29    来源:基层网    访问:    

五月底的风已带上夏初的微燥,我背着简单的行囊,踏入了冷水江市渣渡镇新利村的地界。从机关办公室的文件堆,到村口蜿蜒的田埂路,身份的转变猝不及防,却也带着一份沉甸甸的笃定——从这一天起,我成了这里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长。

这一百天,大多时光是在走访中度过的。踩着晨露去监测户家里,坐在堂屋的板凳上听老人诉说难处;顶着日头走到脱贫户的田边,看玉米抽穗、辣椒挂果,顺手把他们的需求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更刻在心里。那些写满家庭情况与帮扶措施的资料,不再是冰冷的表格——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张熟悉的脸,是一段需要用心托举的人生。

七月的慰问,为村庄注入了难忘的暖意。后盾单位的同志们带着米面油和慰问金,挨家挨户敲门,与监测户、老党员促膝长谈。吴大爷紧握着单位领导的手,反复说着“党的政策好”;刘婶一个劲地把刚摘的黄瓜往大家兜里塞——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后盾”二字的千钧重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支撑,而是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牵挂,也是我驻村工作中最坚实的底气。

八月的黄桃,是舌尖的甜,更是心头的暖。眼看果园里果实累累却销路难寻,我每天在各个群里发销售信息,一遍遍打电话、发照片联系后盾单位。当二百多箱黄桃被装上货车,果农们笑着清点货款,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那一刻,之前所有的奔波与焦虑,都值了。那清甜,不仅滋润了尝鲜人的嘴,更甜透了村民们的心。

村里的变化,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旧垃圾桶被逐个换新,村头巷尾不再垃圾乱飞,心里便多了几分踏实;路灯安装的申请材料反复修改完善,资金正在审批——仿佛已能看见夜晚路灯亮起时,村民们散步谈天的笑脸。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真切地连着一村人的烟火日常,连着他们对宜居家园的期盼。

百日走过,鞋上沾了多少泥土,心里就装下了多少真情。从最初村民客气的“队长好”,到后来迎面一声“来家里喝口水”,他们会拉着我聊家里的喜事,会把刚摘的蔬菜塞进我手里。那些曾经陌生的田埂,如今闭着眼也能认得路;那些一度模糊的名字,如今听声音便知是谁家的人。

驻村的日子还长,脚下的路还要一步一步踏实走。这一百天,是起点,是扎根,是把自己当成新利村人的开始。往后,我还要继续陪着乡亲们,把日子过得像田埂上的庄稼——稳稳当当,节节向上。因为我知道,每一个脚印落下之处,不仅是泥土,更是责任与希望。

作者 曾宪辉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