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秋收时节,耒阳市南阳镇的田间地头却不见往年的烟火缭绕。大爷,您看这《衡阳市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管理条例》写着呢,焚烧不仅呛得人难受,还要受处罚,不如粉碎还田,来年收成更旺!”9月22日,清晨的高塘湖村里,南阳镇选调生杨琛踏着晨霜叩响农户柴门,手中的秸秆禁烧倡议书已被摩挲得边角微卷。连日来,南阳镇的农家院落里,这样的宣讲声此起彼伏,南阳镇机关干部化身“政策宣传员”,以走村入户的脚步,将秸秆禁烧的理念种进村民心里。
政策宣讲,在“走心”中见实效。镇政府组建的“镇干部+村干部+志愿者”宣讲队,带着图文并茂的明白卡、情理交融的倡议书,循着炊烟足迹穿梭各村。面对年迈村民,他们用“土话”拆解焚烧的健康危害;遇见种粮大户,便掏出手机演示秸秆还田的技术视频;碰到返乡青年,又细说秸秆回收的市场行情。“以前觉得秸秆烧了省事,听镇里小刘算完‘环保账’‘经济账’,才知还田能省肥料钱!” 不少村民在听完宣讲后,当场在《秸秆禁烧承诺书》上签字。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开展入户宣讲2000余次,村口的“秸秆还田肥土地,焚烧污染害大家”横幅与镇村“大喇叭”的循环播报相映,禁烧之声传遍了山乡。
宣讲落地,需“防控”来护航。在镇干部的政策铺垫下,“技防+人防”的防控网更显坚实。卫星监测系统如“天眼”俯瞰全域,火点信息实时推送至巡逻队的终端设备;队员们带着灭火器、铁锨实行“白+黑”巡查,遇有村民动念焚烧,便拿出宣讲时的案例再劝诫。“多亏镇干部上次讲得透彻,现在看到冒烟就想上前制止。” 村民资大爷笑着说。
(通讯员:湖南省耒阳市南阳镇选调生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