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行至万间队”赴安徽省蚌埠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实践以爱国主义教育与历史文化学习为核心主题,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筑牢信仰根基、厚植爱国情怀。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专业讲解和互动交流,系统探寻蚌埠地区的红色足迹,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认知,展现当代大学生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缅怀先贤,致敬精神
团队首先参观了蚌埠市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成员们整齐列队,向为国家和人民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先贤致以崇高的敬意。泛黄的历史照片、斑驳的革命文物、翔实的文献记载,系统再现了革命先辈在蚌埠地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历程。从津浦铁路沿线的烽火抗争到淮河岸边的不屈坚守,每一段史实都震撼人心。陵园内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寄托着后人的深深缅怀。在事迹陈列馆中,队员们认真观看历史照片、珍贵文物和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了蚌埠地方历史上众多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团队成员们通过实地观摩和记录,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担当。
图 1为“行至万间队”在陈列馆前进行合照。张梦琴供图
探寻历史文脉,感悟城市发展
随后,团队前往蚌埠市博物馆进行专题学习。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成员们系统参观了展示蚌埠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各个展厅。从古代陈列馆步入当代展区,丰富的馆藏文物和史料展陈勾勒出这座城市跨越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的清晰脉络。成员们专心聆听讲解,通过实物观察加深理解——革命年代的地下斗争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热潮、抗洪救灾中的众志成城,以及新时代的发展成就,都生动展现了蚌埠作为区域红色文化枢纽的重要地位。在“建设成果展”区域,团队成员细致观看图文资料,讨论城市变迁与精神传承的关联。讲解员指出:“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辈的初心,青年一代的使命是将这份精神转化为行动。”这种互动让学习过程更具深度,成员们对蚌埠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有了立体认知。
图 2图为“行至万间队”在博物馆听讲解员进行讲解。汪小函供图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博物馆专业人员交流,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青年如何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馆方老师结合展厅成果细致解答,强调“红色文化是青年教育的重要资源,关键在于实践与创新”。同时,馆方尤为关注青年群体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团队成员与馆方就激发青年学生参与热情、搭建实践平台、培养文化传承后备力量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并听取了馆方的宝贵经验与建议。“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社区服务中体现担当,就是最好的传承。”团队成员计划将调研成果整理成报告用于校园文化推广。
图 3图为“行至万间队”队员在观看建设成果展图。赵学成供图
实践求真知,青春担使命
此次实践活动是“行至万间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体验融合的生动体现。通过实地瞻仰、史料研读和专家互动,成员们拓宽了视野,更深刻体悟到历史传承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一位队员分享道:“站在历史遗存面前,听到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真切感受到前辈们的付出与坚守——这份精神的共鸣,让我们明白爱国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担当。”团队成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提升自身修养,明确责任使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前进动力。未来,他们计划组织校园红色文化展览,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行动诠释“好学力行”的校训精神。
图 4为拍摄的入党誓词跟入团誓词。王焮瑶供图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行至万间队”的蚌埠之行,不仅是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更是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国情、用心感知时代的缩影。通过系统调研,团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奋发有为的风貌,为红色基因传承注入了新活力。安徽财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将持续推进,引导更多学子在广袤祖国大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实践成果将汇编成册,用于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助力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