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深入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系列康养服务实践活动,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区域老年群体打造精神文化栖息地,彰显了当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使命意识。
协同聚力:红色基因赋能为老服务创新实践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的统筹指导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联合全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组织及专业社工力量,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彰显了“政校社”协同治理的创新范式,并与当地主管部门、养老服务机构、君山片区管理局、金井社工站及盐城社区等6家单位签署战略共建协议。此次创新实践不仅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为老服务新生态,更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银龄岚途”团队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探索以青春智慧赋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路径,推动积极老龄化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团队负责人与相关部门签署共建协议
青春践行:以创新服务回应银龄群体需求
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立足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特性,创新设计“文化传承+健康促进”双轨服务模式。在平潭国德康养中心、童心颐养中心等12家养老服务机构,系统开展非遗剪纸创作、传统香囊手工制作等互动项目,辅以科学编排的拍拍操等康体训练活动,构建了传统文化浸润与健康促进相融合的适老化服务场景。在大坪村、盐城社区,联合“斗阵行”台胞志愿服务队共同打造“闽台民俗投壶乐”、“筷尖乡愁,球传家话”等特色项目。此次文化传承活动融合了闽台文化元素的民俗体验,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增强了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入感,让老年群体在愉悦体验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为老服务现场
德润桑榆:实践创新点亮为老温情之路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以躬身实践为炬,点燃跨越代际的文明薪火。这束璀璨光芒穿透代际沟通壁垒,于岁月长河中勾勒出社会和谐新画卷,为老龄社会高质量发展留下深刻注脚。活动现场,温馨与活力交织,青年学子通过“数字助老”行动,化身数字时代的引路人,悉心指导老年人使用团队研发的智能手环、体验线上多功能健康监测;老者们则以“银龄讲师身份”传授毕生积累的生活智慧与传统技艺。书法课堂上,老者与青年同执毛笔,一横一竖间传承的不仅是笔墨技法,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传统手工制作环节,青年学子躬身为长者佩戴老花镜的细微之举,构建起代际双向赋能的互动场景。这些生动场景,既是中华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演绎,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鲜活范例。
当前,社区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已凝聚起强大合力,构建起涵盖基础生活保障、精神文化滋养、智能技术赋能的三大服务模块。这场跨越代际的温暖接力,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是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写照,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代际共融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未来,福州工商学院“银龄岚途”团队将持续深化“政校社”协同创新机制,积极联合各部门共同开展实践活动,推动代际双向赋能模式持续拓展深化,让青年群体在践行社会责任中不断成长,老年群体在代际互动中焕发新生。
“银龄岚途”养老团队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