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造“首席服务官”升级版。优化《招商项目全程代办》5.0版,完善“五+”服务机制,选优育强“首席服务官”队伍,拓展服务至全部“规上”企业和重点商贸企业,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天候、全方位的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唯美服务。
二、推行企业办事“一次都不跑”。建设“无证明政务大厅”、智慧税务“云柜台”,组建“政先锋”帮办代办“服务团”,以“线上办”“上门办”“容缺办”实现涉企服务事项从“最多跑一次”跃升为“一次都不跑”。
三、设立“企诉快办”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专班服务,构建“统一受理、快速响应、归口办理、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在线评价、定期回访、评估问效”等机制。推行“2210”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模式,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牵头单位原则上2个小时内作出响应,2个工作日内提出办理意见,10个工作日内办结反馈,实现企业需求直达、诉求直通、问题直解、政策直享、效果直感。
四、建设“10分钟生活圈”。 在企业集聚区域(汉阳路巨腾国际旁),建设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商务、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业态的综合性多功能产业配套“生活圈”,为企业员工提供暖心、贴心、舒心服务,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产业+居住+生活”融合发展。
五、实现职工“通勤专线”全覆盖。组建通勤服务专班,随时收集企业职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在实现公交白天通达全覆盖基础上,通过“定制式线路”“专车式接送”“点单式预约”等方式,全覆盖开通夜间公交专线,让职工出行更快捷、更便利,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通勤需求。
六、建立涉企检查“安静期”制度。坚持企业“有求必应”、部门“无事不扰”,梳理涉企检查清单,落实“综合查一次”“企业安静期”“信用沙盒”“清单外无检查”等制度,减少非必要检查。原则上每个季度的第1个月(1、4、7、10月)、其余每个月的第1周为“安静期”,除上级安排、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外,区级部门不得到企业开展检查。
七、举办“甜蜜共享”企业家沙龙。发挥“两新”工委、“新联会”、“企业家创新发展联盟”等作用,定期举办“甜蜜共享”企业家主题沙龙,搭建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共品甜味甜饮,共享发展经验,共商合作机遇,共谋美好未来,进一步消除企业家孤独感,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切身感受到“乐业内江、甜蜜回报”,营造全区企业家同心同向同力、共商共享共赢的良好氛围。
八、求职人才酒店“免费住”。凡到内江经开区求职的青年人才,可在内江主城区(提供10家酒店供选)免费入住酒店1至3天(其中大专1天,本科2天,研究生及以上3天)。
九、人才公寓“拎包住”。提供温馨舒适的人才公寓,配齐家具家电等设施,完善共享空间、餐饮、健身、阅览等功能,推行多元化服务,实现“拎包住”“省心住”。在区内创业或就职的人才,可按低于市场价申请租住人才公寓;对符合条件申请入住市人才公寓的,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租房补贴。
十、建设“5G专网+万兆光网智慧园区”。实现全区5G专网和万兆光网全覆盖,为企业提供高可靠、低时延、广连接、大带宽的网络服务,满足智能制造、智慧安防、远程运维等需求,加速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应用落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智改数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十一、提供“管家式”健康管理服务。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关心关爱职工健康,组建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瑜伽、健身操、八段锦等兴趣小组或培训班,每年举办1次企业职工趣味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钓鱼比赛等文体活动,对双雁足球场等进行改造升级。每年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企业人才免费开展1次健康体检;引导企业定期开展职工健康体检。
十二、开设“直通书记主任”网络信箱。设立直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网络信箱并对外公开,组建专班负责管理,完善信息收集、台账清单、梳理归类、快速呈报、高效办理、督办落实、反馈问效等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向全区企业家公开区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电话,拓宽企业诉求反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