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深圳大学“擂茶探治”实践团赴深汕研学:以茶为媒探治理青春实践悟振兴

2025-09-16 08:17:3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2025年8月18日至8月24日,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擂茶探治”突击队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为期七天的基层治理专题调研。团队在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耿旭副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大安村、水美村、红泉村、南香村、下北村、朝面山村、洛坑村和旺官社区,累计完成8场座谈会,访谈人数超过100人次,收集了调查问卷200余份。实践中,团队依托“百千万工程”平台,与各街道党工委、党支部建立合作,收集村规民约、矛盾调解记录等治理资料,探索基层协商治理新模式。在传统调研框架基础上,团队协助设计“擂茶议事”环节,收集村民在环境改善、养老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真实诉求,累计形成40余条民意建议,为后续举办“擂茶话治理”乡村论坛奠定基础。

深汕“擂茶会”:从民俗餐桌到治理平台的创新蝶变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擂茶这一承载着千年客家文化的传统饮食,如今已超越“美食”的属性,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载体。自2023年起,深汕合作区以党建为引领,将“擂茶”民俗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党组织牵头、挂点单位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擂茶会”治理模式——由村(社区)“两委”班子主导,“普直联”挂点单位配合,定期邀请党员、村民代表、企业职工围坐茶桌,把政策宣讲、民意收集、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工作融入茶香之中。

据合作区党群工作部工作人员介绍,“擂茶会”的内容既“接地气”又“有实效”:干部们会带着政策清单现场解读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等政策,也会带着问题清单收集群众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诉求;村民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反映难题,也能围绕村里的事共同出谋划策。会后,村(社区)还会将议题决议、责任分工公示在村务公开栏,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以茶为桥:传统习俗变身“治理良方”

“以前社区邻里常为琐事争执,现在擂茶一喝,话匣子打开,矛盾也跟着化解了。”在小漠街道旺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慨道出了“擂茶会”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价值。据了解,旺官社区曾因经济基础薄弱、利益纠纷频发,治理工作一度面临困境。而“擂茶会”的落地,为社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此前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问题争执半年,多次调解无果,最终在擂茶会上,双方在干部和邻里的劝解下,喝着茶慢慢沟通,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这一治理创新并非个例。在赤石街道洛坑村,“擂茶会”更与文化活动深度融合:村民自发编排山歌、广场舞、儿童剧,将“议事桌”变成“乡村大舞台”。“每月最盼擂茶会,既能喝茶聊天,还能看街坊表演,村里气氛越来越热闹。”洛坑村村民笑着说。调研团队通过问卷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受访居民认为擂茶会“拉近了邻里距离”“让村里事有了话语权”,传统习俗与现代治理的巧妙结合,成为深汕乡村治理的鲜明特色。

以人为本:志愿力量激活乡村温情

调研中,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志愿服务生态,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朝面山党群服务中心,一位年轻志愿者的身影格外亮眼——她利用空闲时间教村里孩子画画,陪老人聊天解闷,用行动诠释“村变我亦变”的初心。“看着村里修了新路、建了服务站,就想回来做点实事,能帮到大家就开心。”志愿者的话语朴实却动人。

而在洛坑村,100余人的志愿者团队更是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民生服务网:午托教室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图书馆内,绘本阅读活动吸引孩子们驻足;老人休息室内,歌声阵阵,志愿者与老人们一起唱山歌、“K歌”,欢声笑语不断。“志愿服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村民们‘搭把手’的默契。”洛坑村党群工作人员介绍,从环境整治到文化活动,从老人照护到儿童关爱,志愿者队伍已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让“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知行合一:政管学子在实践中深化认知

“以前在课本里学‘基层治理’,总觉得抽象,直到在深汕的村落里,才真正读懂它的温度。”调研团队成员小苏的感慨,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共同心声。七天里,团队既在合作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产业兴城、产城融合”的宏观规划,也在大安村红色文化园触摸革命历史的厚重;既在水美村亲手研磨擂茶,体验“慢工出细活”的传统智慧,也在红泉村产业园见证特色养殖如何带动村民就业,全方位、多维度感受深汕乡村的发展变迁。

“深汕的实践告诉我们,好的治理不是‘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的创新——旺官社区用擂茶解矛盾,洛坑村靠文化聚人心,朝面山以志愿暖民心,这些鲜活案例为政府管理学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深圳大学“擂茶探治”实践团的指导老师耿旭表示,此次研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课堂,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更多师生走进基层、扎根实践,为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擂茶探治突击队 欧小纯)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