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有效提升师生应变能力和逃生本领,培养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性、纪律性、协调性及互爱互助的精神,2025年9月8日上午,在涟源市妇幼保健院、军训教官、物业、保安公司负责人等协助下,涟源四中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与防溺水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烈火无情 消防先行
上午9时30分,随着急促的消防警报声划破校园的宁静,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各楼层、各班级的负责老师立即到达指定岗位,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迅速撤离。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沿着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从教学楼向学校操场的安全地带集结。整个疏散过程紧张而不慌乱,人多而不拥挤,每班撤离本楼层不超过20秒,撤到操坪,总时量不超过2分钟。
疏散演练结束后,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邀请的消防大队警官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现场点评,充分肯定了师生们在演练中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和良好秩序,并再次强调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的重要性。随后,消防员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并邀请了部分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后勤安保人员上前亲身体验,实践了“提、拔、握、压”的操作步骤,成功扑灭了模拟火源。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抽象的消防安全知识变成了具体的实战经验,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溺水防患未然 守护青春生命
演练活动预设了多个常见溺水情景。场景一模拟了“发现同伴溺水,如何正确施救”:几名学生正在模拟水域边玩耍,突然一名“学生”不慎“落水”并开始挣扎呼救。岸边的同学发现后,没有盲目下水营救,而是立即大声呼救,并迅速寻找周围的救生圈、竹竿、绳索等物品,抛向溺水者,同时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附近成人。这一环节强调了“见义智为”而非“见义勇为”,重点培训了同学们利用工具进行间接救援的能力。
场景二则模拟了“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紧急处置”:救援人员将“溺水者”救助上岸后,发现其已无意识、无呼吸。校医和受邀的专业急救人员立即上前,演示了如何快速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标准流程(CPR)。专业人员每一步操作和讲解都细致规范,并邀请学生同步进行关键要点的演示,让在场师生直观地学习了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
此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与防溺水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不仅是生动的安全教育课,更是一次切实的生命教育。它完善了学校疏散、逃生、自救的组织体系,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涟源四中今后将继续定期开展此类应急演练活动,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