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记”,真名梁再胜,“书记”的官帽是我们周边一群朋友给他戴的,因为他的言行举止很有“书记”气势,整天头发与皮鞋,弄得油亮发黑,特别是头发,虱子想在他头上占“一亩三分地”,连门都没有。尤其对待老年顾客,那份耐心细致、嘘寒问暖,真像位体贴入微的“父母官”。
梁“书记”的老家在涟源三甲乡下,在城里从事理疗养生事业已有十来年。他为人实在,从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就凭着一双能“读懂”筋骨的手和一颗真诚待人的心,在同行中口碑蛮好,深受老年朋友喜欢。店里的常客,多是些腰腿不便、渴望关怀的老人家,梁“书记”不仅给他们揉肩捶背、疏通经络,更像个贴心的晚辈,陪着聊天解闷,听他们絮叨家长里短。生意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稳稳当当。
梁“书记”与我的交道有四年了。这四年来,“梁书记”这个称呼在我们朋友圈里叫得越来越顺口,他也乐呵呵地应着,仿佛真担着份“责任”。但真正让我打心底里敬他一声“书记”,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官威”和气场,而是源于那份深植于骨子里的、对父亲沉甸甸的孝心。
涟源老家,有他年迈的父亲。梁“书记”有一位哥哥和妹妹,哥哥不幸英年早逝,梁“书记”便成了家中顶梁柱,这份责任他从未卸下。城里生意再忙,他雷打不动,每十来天就回老家一趟看看老父亲,后来,“梁书记”干脆在家中安装了一个摄像头,便于观察老父亲的一举一动。朋友们有时打趣:“梁书记,又回去‘视察’工作啦?”他总是憨厚一笑:“回去看看老父亲,他年纪大了呗,更何况老人不愿来城里居住。”
他的“视察”,可绝非走马观花。回到家里,他那“书记”的架势就完全放下了,变成了最朴实的儿子。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里里外外检查一遍:米缸满不满?油盐酱醋缺不缺?水电有没有问题?老父亲的风湿腿,他必定亲手用他专业的理疗手法给按摩敷药,他那份专注和耐心,比对待他店里最尊贵的客人还要细致。
在城里,他对那些老年顾客的周到,何尝不是这份孝心的延伸?他常说:“看到这些老人家,就想起我父亲。人老了,图个啥?不就图个健康嘛。” 老人们来店里,不仅仅是做理疗,更像是来“梁书记”这里寻一份慰藉和温暖。
久而久之,我们这群朋友都明白了,“梁书记”这顶帽子,戴在他头上,分量最重的不在那点“官威”,而在于他像一位真正的“书记”一样,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踏踏实实地扛在了肩上,刻在了心里。他对父亲的孝,是反哺的深情;他对顾客长者的敬,是仁心的外溢。这份沉甸甸的孝道,让他这个“书记”的名号,在我们心中变得无比真实,也无比高大。
作者 彭剑峰 (网络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