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当工作沦为“视”与“屏”的闹剧

2025-07-24 14:13:0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在当下办公场景中,一种怪象悄然滋生——无论大事小情,似乎不配上精美的PPT、吸睛的视频,工作就难以推进,成果便无法展现。PPT本是辅助演示、提升沟通效率的工具,视频也应是生动记录、传播经验的载体,可如今却常摇身一变,成了形式主义的“新宠”,将实干的舞台搅得一团糟。

走进不少单位,汇报工作时,主讲人对着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PPT照本宣科,图表花哨却数据失真,内容冗长而空洞无物,听众云里雾里,真正关键的工作进展、问题症结被淹没在绚烂的视觉特效与华丽辞藻之中。视频制作亦是如此,从策划脚本到演员调度,从专业拍摄到后期剪辑,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只为在上级检查、会议展示时“撑场面”。基层干部为了制作这些“门面功夫”,挑灯夜战、焦头烂额,本职工作却无暇顾及。曾有基层工作人员无奈吐槽:“一个工作方案还没开始实施,就得先拍个宣传视频,仿佛视频拍完,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这股形式主义歪风盛行,根源在于政绩观的扭曲。部分领导干部过度看重表面形式,将PPT、视频的精美程度与工作成效划等号,考核评价时“唯形式论”,使得下属为了迎合上级、获取认可,不得不将精力从真抓实干转移到“屏幕创作”上。同时,部分干部存在懒政思维,认为用精美的PPT、视频汇报,既能掩盖工作中的不足,又能彰显自身“用心”,一举两得,至于实际工作成果如何,反倒成了次要考量。

长此以往,危害不容小觑。它极大浪费了公共资源,财政资金本应用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刀刃之处,却被大量消耗在这些无谓的形式制作上。更为严重的是,它严重挫伤了实干者的积极性,踏实做事的干部因不善“包装”而被埋没,擅长“做秀”的人却可能借此平步青云,破坏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真正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发展难题被搁置一旁。

破除这一顽疾,需多方发力。上级部门应率先垂范,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在考核评价中回归工作本质,多关注工作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少些对形式的苛责。要精简不必要的汇报环节,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才需使用PPT、视频,避免滥用。同时,强化监督问责,对那些热衷形式主义、大搞“屏幕工程”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形成震慑。此外,还应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工作的意义在于为人民谋福祉,而非制造漂亮的“影像作品”。只有如此,才能让工作回归正轨,让实干者有舞台,让发展有动力。(中共佳县县委组织部  栗托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