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讯:生机盎然的绿化景观、设计精巧的空间布局、暖心便民的公用设施……“口袋公园”以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使用等特点,正悄然涌现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黄龙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四季常绿”国家园林县城的基础上,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求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让“开窗见绿,出门赏景,三季有花”逐渐成为广大市民生活标配。
在改造后的城中小游园,通过健康步道串联起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儿童的娱乐设施、黄龙夜景观赏点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休闲活动空间。在植物选择上,保留了原有柳树、龙爪槐的基础上,还新增了木槿等开花性植物,不仅让周边居民更好地享受到出门见绿、放眼观花、四季赏景的绿化建设成果,也为大家增添了在“家门口”就能歇脚纳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现在的小游园更敞亮了,布局更加合理了,特别是有了儿童趣味性的活动场地,下班后溜娃有了新去处。”居住在邮政家属院的段女士感慨道。这样的转变,让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民生温度。
这样的“口袋惊喜”在黄龙城区随处可见。一个个“巴掌大”的“口袋公园”错落分布,修剪整齐的绿篱与各类娱乐设施交相辉映,步道蜿蜒其间,晨跑的年轻人与晨光中的绿植构成和谐画面。
在口袋公园规划建设中,黄龙县住建局遵循“因地制宜、便民亲民、安全舒适、节俭务实、共建共享”原则,充分挖掘城市边角空间潜力的同时,尤其关注老人、儿童和特殊人群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补充活动设施,打造全天候、全龄化的游园环境,增强公园绿地普惠性。2025年,新建改建5个口袋公园,新增面积约0.25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活动范围覆盖率,让老百姓茶余饭后“有去处”,让“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落地见效。
“目前,全县城区内现有各类公园广场30余处,总占地面积34.6万平方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小切口出发,在完善“五分钟休闲圈”建设的同时,统筹做好新建绿地养护和设施的维护,不断提升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住建局副局长丁震介绍说。
一个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乐享健康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更新的新载体,也“兜”起了慢城黄龙人的康养幸福生活。(通讯员:文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