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奔涌不息,深刻重塑着社会治理形态。基层治理如何不被时代抛下,更需插上信息化翅膀。以党建引领为舵,以数字技术为帆,推动基层治理向智慧化、智能化跃升,是适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民期盼的必由之路。党的组织优势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正为破解治理瓶颈、提升服务效能、密切党群联系开辟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蓝海”。
数字治理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其核心在于依托党的坚强领导,统筹整合数据资源,优化治理流程,强化服务供给,最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治理愿景。党建引领数字治理,关键在于把握方向、统合资源、防范风险,确保技术应用始终服务于提升治理能力、满足群众需求、巩固执政根基的根本目标。
建强智慧中枢,统筹治理“一盘棋”。亟需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党的领导下,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基层治理综合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和“数据烟囱”。要整合党建、综治、城管、民政、卫健等各部门数据资源,推动治理数据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共享、深度融合,形成全域覆盖、动态更新的基层治理数据“一张图”。要积极推动“智慧党建”与“智慧治理”平台互联互通,将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志愿服务、民意征集等功能融入治理平台,实现党建与治理信息同频共振、业务协同联动。唯有在党的统筹下,建立统一高效的“智慧中枢”,才能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形成协同高效的治理合力。
畅通民意渠道,绘就民心“晴雨表”。数字技术为精准感知社情民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要依托智慧平台,广泛开辟线上民意直通车(如APP、小程序、公众号留言、线上议事厅等),鼓励群众随时随地反映诉求、表达意见、参与监督。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民情信息进行实时汇聚、动态分析、深度挖掘,精准捕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痛点、堵点问题,超前研判风险趋势,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强大数据支撑。要建立健全线上民意收集、分析、研判、反馈、评价的闭环机制,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数字平台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和感知民情冷暖的“晴雨表”。
创新应用场景,赋能服务“一站式”。数字赋能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能。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智慧应用场景,将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最大限度集成、优化、上线。如推广“一站式”线上办事大厅,实现社保医保、户籍办理、证明开具等事项“指尖办”、“就近办”、“一次办”;建设智慧社区(乡村),通过智能门禁、安防监控、环境监测、远程医疗、线上购物、智慧养老等应用,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安全感;运用智能化手段加强重点人员服务管理、风险隐患排查预警、矛盾纠纷线上调解等,提升治理精准性和预见性。通过打造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智慧应用场景,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党的组织力量与先进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基层治理将告别“信息孤岛”和“路径依赖”,迈向更高效、更精准、更温暖的新阶段。在党建引领这面高扬的旗帜下,我们定能驾驭数字浪潮,开辟基层治理更为广阔、更具活力的“新蓝海”,让科技之光普照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惠及亿万人民。(李鹏飞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