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讯4月24日清晨,湘潭市中医医院国医堂208诊室。门诊还没到开放时间,门外已排起长队。这个诊室的患者有些不同。他们口音各异,大多推着行李箱而来。这些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找湘潭市名中医、湘潭市中医医院大伤科主任曹谦看病。诊室里,锦旗几乎挂满整面墙。
4月27日,曹谦获评2025年“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季度人物,是湘潭市唯一获奖者。
好医术口口相传,很多患者来自外地
曹谦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外公杨炳南、母亲杨韵琴等独创的“杨氏正骨”手法,让很多骨折患者免受开刀之苦。经过一代代人接续奋斗,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已成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湘潭杨氏正骨术”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月24日,在诊室见到“杨氏正骨”第四代嫡系传承人曹谦时,他正认真又耐心地为患者看病。当天的患者中,小朋友占多数。一些孩子因为害怕,忍不住嗷嗷大哭,曹谦轻声安抚。不一会儿,小朋友就安静下来。
来自山西运城的晨晨今年4岁,去年不小心骨折,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然而,没过几个月,他又骨折。母亲不想让孩子再上手术台,在网上四处搜寻资料,得知曹谦手法整复很厉害,不远千里奔赴而来。
曹谦仔细体查和阅片,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他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功能复位,用医院自制的三黄肿痛散、活血散瘀酊外敷,加上小夹板配合棉垫固定治疗。前不久的复查,晨晨恢复得不错。
在诊室里,曹谦为孩子换好药后,又向孩子父母示范,如何精准调节矫形支具松紧度,如何正确做康复按摩。离开时,孩子父母连连道谢。
据统计,近5年,曹谦诊治的骨伤科患者达6万人次,其中超1万人次来自外地,其中不乏内蒙古、宁夏等远方的患者。他们当中,很多都通过病友口口相传而来。
高强度的工作,加班成为曹谦的常态。无论多晚,他都要坚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离开。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有一天晚上9点多了,您还特意来病房,看我受伤的手是否适应支架,令我十分温暖和感动。”
“我辛苦一点不要紧,很多患者专门从外地赶来,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曹谦说。
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医正骨术焕发新光彩
今年1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2024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曹谦受邀作“杨氏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主题发言。这样的学术会议,曹谦每年要参加多场。他说,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通过一代代人的分享和接力,将中医药国粹发扬光大。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曹谦不敢懈怠。近年来,他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6项国家专利,参与发明专利10余项,对传统手法治疗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陈旧性骨折等深入研究,获得多项国、省级科研奖励。
曹谦还对杨氏正骨疗法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出“平衡为本、功能至上、防治同步”的思想,总结出“摆体位、持续牵引、挤压复位、极度屈肘”的四步复位法,旨在通过规范化操作,提高复位成功率,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光彩。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在学术会议上,曹谦多次谈及一个观点: 一位优秀的医生,不应该只会自己治疗患者,还要将好经验与同道分享,让更多人受益。
他利用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知识宣传,讲解正骨方式方法,每年线上、线下培训中医骨伤专科医师近千人次。他还建立多个中医传统正骨微信群,与全国各地的骨科医生交流探讨。
“获评‘湖湘好医生’,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曹谦表示,将以此为动力,将经典中医正骨技术与现代医学精髓相融,走好中医特色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