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开学以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落实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屏山镇中心学校于10月初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对初中部、小学部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
本次检查覆盖了教学计划、备课(教案)、作业批改、听课记录等各个环节。从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大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 主要优点与亮点
1. “六认真”执行到位,常规工作扎实。 绝大部分教师能严格按照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查、认真组织课外活动)的要求,规范完成各项教学常规。教案撰写、作业批改等环节细致认真,体现了教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
2. 薄弱学科奋起直追,进步态势明显。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科教师,能够正视问题,积极改进。他们的教学常规材料准备充分,环节完整,展现了强烈的责任心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决心,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备课环节不够深入,影响课堂效率。 部分教师的备课仍停留在“形式化”层面,对学情的分析、教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够充分和深入。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方法单一,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2. 作业设计缺乏分层,难以因材施教。 在作业布置上,“一刀切”的现象仍然存在。未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这既增加了部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难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拓展需求,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 听课评议流于形式,教研实效打折。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听课环节得到了落实,但之后的“评课议课”环节氛围不足。多数教师出于情面,在评课时只谈优点、不谈问题,或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的、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这使得听课活动失去了其互助成长、共同提高的核心价值,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 改进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为促使屏山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特提出以下要求:
1. 深化备课内涵,向课堂要质量。 各教研组应加强集体备课,引导教师从“教什么”深入到“怎么教”、“为何这样教”,将备课重心从书写教案转移到教学设计和学情研究上。鼓励撰写个性化、实用性强的教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推行作业分层,促学生共发展。 倡导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遵循“基础+拓展”、“必做+选做”的原则,科学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减轻学生无效负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3. 营造求真教研氛围,敢评课真交流。 各教研组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开放、坦诚、求真的教研文化。建立“优点谈足、问题谈透”的评课机制,鼓励教师打破情面,直面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让每一次听课评课都成为一次真正的教学诊断与业务研讨,实现教研相长。
通过每学月一次的常规检查为契机,引导发扬优点,正视不足,深刻反思,积极整改。各教研组针对本组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制定具体改进措施。教导处将持续跟踪复查,确保各项教学常规要求落到实处,共同推动屏山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曹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