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新化县科头乡矿山生态修复:既还自然绿水青山,又予百姓金山银山

2025-10-31 15:27:16    来源:娄底生态环境    访问:    

娄底市新化县科头乡马田采石场,总面积达45726平方米,曾被诟病为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生态伤疤”。2021年3月,科头乡党委、政府扛起生态修复治理重担,正式关停该采石场,同时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生态修复+民生改善”双重目标,扎实推进废弃矿区综合治理,绘就了一幅矿区生态修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图景——昔日岩石裸露、水土流失的采石场,如今已呈现绿意漫坡、鱼戏浅滩的生动景象,为同类矿山治理提供了“民生为本、治理为基”的鲜活样本。

15293891162546344_75.png

“生态伤疤”变身“绿色源泉”。生态是民生的底色,修复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生态修复既要修复生态的“伤疤”,又要补齐民生的“短板”,绘就山青水绿、百姓安居的美好图景。科头乡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水则水”原则,跳出单一复绿模式,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协同并进新路径。针对高陡边坡,采用“下爬上垂”模式分层修复,在稳固山体的同时大幅提升植被覆盖率;针对废渣废建,使用“挖高填低+客土重构”技术,让废弃地块重新具备耕作条件;针对露采坑,从有利民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量身改造”——经开挖修整,保留1万多平方米水域,配套新建排水沟串联周边农田,彻底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灌溉难题。

“生态包袱”变身“产业亮点”。生态修复为产业发展奠定“绿色底盘”,产业发展为生态修复注入经济活力。生态修复需找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点,让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将修复区转化为增收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如今的马田采石场,修复后的水域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还试种油菜等经济作物,同时,客土回填区域种植的牧草、鱼草,成为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绿色原料库”。未来,科头乡计划发展渔业养殖与休闲垂钓,预计带动50户村民增收。马田村村民们纷纷感慨:“以前这里是‘石头山’,现在变成了‘聚宝盆’,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环境也变美了!”

“生态欠账”变身“民心聚点”。生态修复不能仅仅让政府唱“独角戏”,还要奏响全民参与的“同心曲”,让生态修复成为凝聚民心、筑牢政府公信力的强有力纽带,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持久动力。科头乡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充分倾听村组意见,将“群众路线”贯穿生态修复始终。为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科头乡还建立了“村组日常维护+乡级定期巡查”长效机制,让村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成果守护者”,在生态修复集体行动中筑牢邻里情谊,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

科头乡的主动作为,实现了生态修复与民生改善的“双赢”,绘就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大地的生动实践,为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提供了可行的“科头解法”。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