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出台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心针”。该政策通过精准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提振内需、稳定经济大盘的明确信号,其能否真正激活消费市场,关键在于政策落地精度与配套措施广度。
政策设计有靶向,补贴发力切要害。从政策设计看,此次贴息政策聚焦“真消费、降成本”,针对性显著。单笔消费最高500元贴息、大额消费累计3000元封顶的补贴力度,直接瞄准购车、家装、旅游等居民重点消费领域,既减轻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负担,也为大额消费需求释放提供支撑。这种“真金白银”的补贴方式,可快速降低消费信贷门槛,对撬动即时性消费需求作用积极,亦体现政府运用财政工具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
激活消费非孤举,核心驱动在根基。激活消费市场不能仅依赖“贴息”单一举措。消费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居民消费信心与能力,而其背后离不开就业稳定、收入增长等根本性支撑。当前,部分群体仍面临就业压力较大、收入预期不稳等问题,即便有贴息政策,也可能因“不敢消费、无力消费”抑制消费意愿。此外,若缺乏对贷款资金流向的有效监管,还可能出现资金挪用至楼市、理财等领域的情况,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
政策落地求实效,多方协同出重拳。要使消费贷“国补”政策落地见效,需打好“组合拳”。一方面,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稳岗位、扩就业、提收入,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者“敢消费”;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优化服务流程、简化贷款申请手续,同时加强资金用途监管,确保补贴精准流向消费领域,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同时,还需结合消费场景创新,如联动商家推出“贴息+折扣”叠加优惠,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形成“政策引导+市场响应”的良性互动。
消费稳盘承重任,长效发力谋长远。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激活消费市场既是短期稳经济的关键,也是长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此次消费贷贴息政策是重要起点,后续需在稳定民生、优化供给、防范风险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唐刘敏 盐亭县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