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居科学与设计学院实践队一行16人赴安徽黟县西递村,开展水系生态考察活动,深入探寻这座古村落的水利智慧与历史底蕴。
实践活动照片。
西递村作为徽派古村落的典范,其历史与水系密不可分。据考证,村落由胡氏先祖胡仕良规划建设,因村北、村东两条河流逆向“东水西流”,在村南会源桥交汇,故得名“西递”。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中,先祖以“船形”布局构建村落骨架,前边溪、后边溪、社屋溪三条水道平行穿村而过,最终汇于会源桥,形成“水绕村、村乘船”的独特格局。
实践活动照片。
实践队沿溪考察发现,西递水系暗藏精妙设计:街巷以青石铺就,配合高墙深巷与地下暗渠,可快速排洪防涝;溪流底部采用阶梯式构造,既能减缓流速,又能沉淀泥沙;三条溪流分工明确,兼具防洪、生活用水与农田灌溉功能。此外,船形布局下的整体地基整体抬高村落地势,宛如船只浮于水面,大幅降低洪水淹没风险;蜿蜒的河道与青石砌筑的河岸,则增强了水流缓冲与抗冲刷能力。
实践活动照片。
队员们通过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到,西递水系的保护传承既有村民自发维护的传统,也有现代管理的加持:政府定期组织清淤、加固古水系,严禁擅自改道,新建项目需提前评估对水系的影响。指导老师卢玫珺表示,西递“引、蓄、排”结合的水利理念,对现代乡村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实践活动照片。
此次考察不仅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古村落规划的智慧,更为传统水利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提供了青年视角。
三审:韩换珍、潘百帅、何雨乐
三校:吴丹、王翠爽、龙桂秀
指导老师:卢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