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墨韵承古 让千年文脉在实践中焕发新生机

2025-08-11 05:22:1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墨韵承古 让千年文脉在实践中焕发新生机  -——江苏大学墨韵团队在别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夏日炎炎,暑意正浓。江苏大学文学院“墨韵团队”于2025年6月20日至7月28日,在别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人民公园开展了以“墨韵承古·文脉传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7名团队成员通过典籍研习、漆扇工艺实践、流动典籍展等多元形式,让沉睡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苏醒,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承时代之轮 墨启典籍智慧

“原来《诗经》里的‘七月流火’不是说天气热,是指火星西沉呀!”6月22日,别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墨启智趣·典籍新生工坊”让30余名青少年眼前一亮。志愿者将《天工开物》与《诗经》的传统智慧与地球仪、显微镜结合,带孩子们探索世界。活动中,志愿者讲解《天工开物》里古人利用自然的智慧。孩子们转动地球仪,寻找书中作物原产地;通过显微镜观察叶片、种子,感受“草木有灵”。志愿者希望孩子们敬畏传统,用现代工具探索世界。孩子们称古籍藏着秘密,地球仪和显微镜是“魔法工具”。活动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讲解《天工开物》中有关地球仪与显微镜的传统智慧。

杨佳鑫 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爱心关怀贯穿全程。活动的成功举办同样离不开志愿者“爱心向导”般的陪伴。李牧远、王律力以耐心讲解答疑绘知识长明;陆静雯以尽心承场地祥和;杨佳鑫、张晓敏用《西游记》故事串联典籍金句,带领孩子们绘制“心中的夏日典籍”;而王妍设计的“典籍拼图大赛”更是引发阵阵欢呼。“孩子回家后一直说要再读《诗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太赞了!”家长王女士的反馈便是道出了这次活动的育人成效。

以漆为媒 绘匠心传统工艺之美

一把素扇,几许漆料,在指尖流转间便成了传承千年的文化载体。7月7日,“漆韵绘心·扇底生花”活动在别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拉开帷幕。在丁清泉幽默风趣的主持下,当地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漆扇绘制技艺,那些金粉勾线、黑漆打底的古老工序让在场学生惊叹不已。 从调色时的小心翼翼到落笔时的渐入佳境,每一个参与者们都在扇面上诠释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终,在孙成玺、刘佳萌的指引下,每一个参与者的作品都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行了评选和展览活动。


图为小朋友们通过志愿者的指引正在制作漆扇。

杨佳鑫 供图

此次活动让传统手工艺走出博物馆,成为可触摸、可参与、可创造的生活艺术,不仅让参与者体悟到工艺背后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底蕴,更推动了“以艺绘生活”的传承理念落地生根,为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注入新活力。“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亲手做过才知道,每一笔都藏着老祖宗的智慧。”活动志愿者刘涛如是感慨道。

流经典之墨 融典籍于市井烟火

人民公园的读书驿站里,暖意与墨香交织。7月21日,读书驿站中志愿者们正细心地将各类典籍归置整齐,将一本本传统经典码放成排。


图为志愿者杨佳鑫正在整理图书。

刘佳萌 供图

不远处,孩子们坐在读书角,有的捧着注音版《论语》轻声诵读,有的指着《山海经》插画小声讨论,偶尔抬头向志愿者请教,清脆的问答声在驿站里回荡。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读书驿站阅读传统典籍。

杨佳鑫 供图

这片由志愿服务队搭建的文化小天地,成了公园的“典籍课堂”。志愿者们不仅整理书籍、分类上架,更随时准备着为孩子们讲解典籍故事。“看到孩子们捧着书不肯放下,就觉得一切值得。”志愿者姜淼笑着说。如今,这里的每一本书都带着温度,每一声童读都藏着传承,让传统典籍在志愿服务中走进更多孩子的心田。团队负责人杨佳鑫表示,未来将继续打磨“流动典籍展”品牌,让文脉传承在创新中走得更远。

(通讯员:杨佳鑫、唐宇馨、姜淼、龙珮瑶)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