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生命之源”实践团创新水利普法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01 16:43:4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7月16日至25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生命之源”实践团深入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为期10天“水韵润苗乡,法治护清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五维分层普法”策略,将水利普法与民族文化、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活水,在守护绿水青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生命之源”实践团与苗乡人民合影

创新载体,“阿水哥”让普法更接地气

实践团精心设计原创卡通形象“阿水哥”,成为水利普法宣传的“明星代言人”。在龙口村党群服务中心,“阿水哥”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小粉丝积极参与到普法互动游戏和绘画活动中,争当“节水小卫士”;在新安村,净水小实验让村民直观了解污水净化过程,深化对“依法治水”理念的认识;在民族广场,“阿水哥”微视频、歌谣将水利普法与民族文化融合,让水法条文变得通俗易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普法宣传既有“童趣”又有“乡味”。

图为“阿水哥”吸引了村里小朋友

文化赋能,非遗技艺唱响法治强音

实践团深入挖掘苗族文化资源,探索“非遗+普法”创新路径。在蜡染传承人贾霞指导下创作“水美苗乡”普法主题作品,在织锦传承人唐巧英的讲授下设计“法润苗乡”绣片,与苗歌传承人梁翠荣共同探索苗歌+歌谣的水利普法新方式。在梦呜苗寨景区,设置水利普法宣传点,结合水质检测互动体验,吸引游客驻足参与。实践团还走进雨卜苗寨等旅游村屯,向商户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河道保护条款,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筑牢法治屏障。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沿河商户普及水法水规

技术扎根,法治活水浇灌基层土壤

实践团通过问卷、访谈收集多起水行政执法相关案例,为后续普法宣传积累典型的实践素材。针对基层管水员,开展技能和法规的培训,将水法水规与管水实务案例结合,推动普法从“灌输式”向“需求式”转变,切实提升基层依法治水能力。在毛潭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点,实践团进行现场水质检测,用数据说话,用行动巡护,为当地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让法治精神在治水实践中落地生根。

实践深耕,法治种子播撒苗乡大地

从水电站到灌区,从茶园到河道,实践团足迹遍布融水苗族自治县9个村寨。在落久水电站,调研生态流量与防洪调度的法治实践;在榄口灌区,实地考察新修干渠提升灌溉效率的惠民成效;在暖坪村,启动“小小河长”计划,带领儿童巡护河道……10天里,团队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完成问卷调研400余份,绘制主题墙绘1幅,惠及群众逾3000人。

图5:实践团带领“小小河长”巡护河道

校地联动,凝聚乡村振兴法治合力

此次活动在自治区水利厅、司法厅的指导下,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水利局、团县委及多个村委支持下,以及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的全程顾问,形成“政-校-地-企”四方协同的普法新格局,确保普法内容权威精准。毛潭村驻村第一书记评价:“这样兼具调研、服务的水利普法宣传活动,是真正惠民利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

图为为基层管水员开展技能和法规的培训

“让每一滴水都闪耀法治的光芒。”实践团指导老师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政-校-地-企”合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水利普法素材,为民族地区水利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如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绿水青山间,“依法治水”的种子已悄然生根,法治护航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作者:李佳城 陈明远 宁秋怡  蓝淑谨)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