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优化营商环境丨内江经开区7000家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背后……

2025-07-31 18:05:16    来源:内江融媒    访问:    

入选2024年工信部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营商环境类典型案例名单,全省仅2家;首创的“首席服务官”、打造“唯美服务”等机制在全省推广;连续四年跻身国家级经开区“百强”榜单……

7月28日,在内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内江经开区亮出成绩。那么,内江经开区如何推动营商环境不断向好向优,让近7000家市场主体在辖区内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图片

内江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

关键字:高

高点定位,为企业发展“助力赋能”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才与此称号相匹配?

由此,内江经开区发出了“三问”:

“一是面对越来越多的高端企业,我们的服务标准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二是各地招商从拼优惠政策转为拼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我们怎么办?三是面对客商和企业需求的多元化,我们如何去满足?”内江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思索道。

紧接着,他给出答案:带着这些问题,并以此为导向,只有将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和拔高,方能实现结果导向,给企业和客户满意的回音。

第一个关键词是“普惠均衡”。

内江经开区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市场主体。2024年9月起,全区开展了“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集中走访4354家市场主体,协调解决融资、用地、水电等各类问题1000余个。坚持每年初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企业家坐“C位”,近四年拿出近3000万元“真金白银”重奖企业。

第二个关键词是“直联服务”。

内江经开区面向企业公开全体班子成员电话和微信,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减少园区与企业对接层级和流程。任何企业不分层级,都可直联书记、主任,反映诉求和问题。

第三个关键词是“创新迭代”。

内江经开区对标杭州、深圳等地的经验做法,主动收集企业、客商的新需求、新期待。2025年4月,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对外发布《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包含打造“首席服务官”升级版、推行企业办事“一次都不跑”等多项创新性举措,致力于将全区营商环境推向新的高度。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营主体持续增量。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新增市场主体733户,同比增长31.60%;引进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55.22亿元;推动埃普诺等重点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软饮料及果蔬产业集群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关键字:快

快字着眼,为企业发展“提速增效”

如何帮助企业提速增效?内江经开区的做法是:除了强化政策支持外,还得优化服务举措。

服务一键升级——

为擦亮“经心办 开心办”政务服务品牌,内江经开区在全省、全市率先推行“无证明政务大厅”建设,形成材料“免提交”清单329项。组建帮办代办“服务团”,将窗口“搬”进企业,实现360项涉企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

企业一人对接——

项目落地后,实行“1名首席服务官+1名帮办代办专员+1名企业联系人+N个职能部门联系人”的金牌服务机制,全流程跟进资料收集、办件进度、问题协调反馈等事项。

流程一站优化——

开辟“提前介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绿色通道,创新“分段审批、并联评审、联合验收”服务模式,办理环节从22个缩减至11个,项目建设到投产全流程审批服务时限压缩至37个工作日内,实现“开工那些事”变成“开工一件事”。

“如,安迈特年产值80亿元的新型高安全复合集流体产业化项目的施工用水手续办理1天完成,汇源集团(四川)果蔬加工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变压器安装仅5天完成,紫泉饮料、昇兴制罐、恒合包装等项目都在开工后半年内实现投产达效……”内江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举例道。

关键字:好

好感可及,为企业发展“强基护航”

为筑牢产业根基,内江经开区以实际行动护航企业发展,让“好感”可及。

在夯实支撑方面,该区压茬推进,确保土地储备在1500亩以上,做到有好项目来随时都有地。全区新改扩建标准厂房近80万平方米,组建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实施全市首个智慧园区5G专网及万兆光网试点项目,启动全市首个蒸汽集中供应站(二期)建设。做强渝丰、哈威等物流企业,壮大“甜味+”食品饮料和光电显示材料集群,不断塑造产业生态新优势。

在践行“甜蜜服务”方面,成立外来投资企业创新发展联盟,举办“甜蜜共享”企业家沙龙暨“甜味+”食品饮料品鉴会,常态化开展体育联谊运动,为常驻内江的天丝红牛泰籍员工提供泰国餐食,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孤独感,增强亲近感、归属感。

为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实施“我为企业找订单”专项行动,为英特丽、恒合包装、鼎佳亿、恒恩新材料等企业新增订单超2.5亿元。同时,兑现企业扶持、奖补等资金超1.1亿元,引入内江六中领办内江经开区实验中学,打造园区“10分钟生活圈”。

做到无事不扰。建立涉企检查“安静期”工作制度,原则上每个季度的第1个月、其余每个月的第1周为“安静期”,不得到企业开展检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坚持有事必到。在重点企业建立法律工作室、警企联动义警工作站,解决涉企矛盾纠纷23起。扎实开展“清风护航”行动,探索在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立纪检监察岗位26个。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