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摸排、精确研判、精细管理……近日,内江市结合非法违法“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和“世界运动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要求,聚焦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难点,全面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突出一个“精”字,着力筑牢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安全防线。
检查前,内江市组建由市、县应急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检查队伍,制定涵盖企业基本信息、危化品存储状况、设备维护记录等 12类48项内容的详细摸排清单,对辖区内所有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
检查中,检查人员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储存仓库、罐区等重点区域,采用“管道追踪查腐蚀、闸阀测试查灵敏度、储罐检测查密封性”的方式,不遗漏任何一根关键管道、一个重点闸阀、一座重要储罐,仔细核查企业停产状态、危化品储存数量及种类、设备设施完好情况、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建立停产企业“一企一档”电子台账,详细记录企业基本信息、风险等级、在岗人数、危化品数量等,实现动态更新、随时可查。
查看重点储罐物料储存情况
“这次检查运用‘清单+台账’的方式,确保了停产企业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任何一家停产企业。”内江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精准摸排,还通过精确研判、精细管理,不忽视任何一处安全风险,不放过任何一级责任压实。
依托市危化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每月召开安全风险专题研判会,针对停产企业可能存在的擅自复工复产、非法违法转让、转包、转租厂房、设备、资质等安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组织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成员单位、业务骨干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停产企业危化品泄漏风险、设备老化隐患、人员管理漏洞等问题,按照“红、黄、蓝”三级风险划分标准逐一评估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风险防控方案。将危险化学品尚未完全清空的高风险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检查频次由每月1次提升至每半月1次,确保风险可控。
查看进出管道切断情况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内江市构建“市县镇村四级联防+责任到人”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属地责任,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镇(街道)、村(社区)的排查责任;建立健全组织到村、排查到点、责任到人的巡查工作责任体系和常态化联动监管机制,明确每一家停产企业的市县两级监管责任人、镇村两级包联责任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各级责任人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定期开展1次安全管理制度梳理和应急预案修订,每季度组织留守人员开展不少于2次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已排查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4家,涉及二甲醚、甲醇、汽油、柴油等6种危化品、5处重大危险源,提出的人员值班值守、设备防腐、周界防入侵、安全警示标识更新、应急预案完善等方面的28项整改建议,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改。
该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长期停产危化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对有效举报线索依法给予奖励,严防长期停产企业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内江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