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重庆合川大学生团队以AI科技赋能乡村教育,让AI更有爱

2025-07-10 09:30:3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老师,我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使用AI吗?”在重庆合川沙坪社区的课堂上,一名学生的问题,折射出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2025年7月,重庆移通学院“全心服务”社会实践团以实际行动给出了回应,将人工智能(AI)引入乡村课堂,为当地教育注入科技活力。

面对乡村学校科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AI课程覆盖率不高、留守儿童情感关怀需求迫切等现状,该社会实践团以“AI赋能乡村教育”为核心目标,发起了为期多日的“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团队成员均为学生会骨干,他们携带乐高火星探索车、智能显微镜、AI交互装置等设备深入乡村教室,致力于运用科技力量推动教育公平。

科普启蒙:趣味实践点燃科技梦想

“当城市儿童借助AI辅助学习时,我们的孩子可能还在纸上描绘机器人。”当地教师和社区工作者坦言。为了让抽象的人工智能技术变得直观可感,实践团志愿者精心设计了寓教于乐的课程。通过引入乐高火星车、智能分拣机器人、鲁班锁、显微镜等趣味教具,在“动手搭建,AI科普启蒙”课堂上,学生们亲手组装、编程操控火星车,亲眼见证机器人如何识别并执行指令;智能分拣机器人则生动演示了“图像识别”与“决策逻辑”的运行原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情感关怀:智能技术传递人文温度

项目不仅仅聚焦科技知识的普及,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习惯养成。团队利用专项支持、自主开发的“AI情感交互装置”,将其融入教学环节,旨在缓解留守儿童因亲子分离可能产生的孤独感,鼓励他们积极表达情感,体现了科技应用的人文关怀维度。

师资赋能:探索“AI+教育”融合新路径

此次实践不仅面向学生,同样注重提升乡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志愿者们带来了获得国家专项支持的《AI课堂智慧分析平台》,并与当地教师共同研讨应用。该平台能够辅助教师更科学地分析课堂节奏、评估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为未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构建机制:探索长效服务新模式

“这次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教育的现状,也提供了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的机会。看到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笑脸,我们深感责任与温暖。”实践团志愿者王宇航分享了团队成员的共同心声。沙坪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没想到AI能以如此生动的方式进入课堂,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连平时最活跃的几个学生,现在都争相参与课堂互动。”

据悉,重庆移通学院“全心服务”社会实践团未来将持续探索AI助教的可行模式与乡村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路径,推动课程内容模块化、体系化发展,并计划通过线上平台建设和长期联动机制,努力构建可持续的服务链条,让科技教育的种子在更多乡村小学生根发芽,为照亮乡村学子的未来之路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