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潇湘武韵” 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宇桁的带领下,正式抵达常德市汉寿县罐头嘴镇中学,开启为期 13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校校长黎达才及行政班子成员热情接待团队一行,双方在会议室就活动场地、课程安排等细节进行深入对接,为后续实践活动筑牢筹备基础。
图为实践团抵达实践地后第一次例会。王诗然 供图
招生宣讲: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课堂
为夯实教学实践根基,实践团于罐头嘴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班宣讲招生活动。指导老师张宇桁在现场阐释活动宗旨时强调:“课程设置旨在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团队成员以 “理论讲解 + 实践演示” 的方式,生动展示中华传统武术、足球、健康知识普及等课程亮点 —— 武术招式的刚柔并济、足球训练的趣味互动、文化课堂的情景教学,配合现场互动问答,迅速点燃学生与家长的参与热情。
此次招生以 “进班宣讲 + 家长咨询” 双轨模式推进,实践团向家长分发《课程实施方案》《安全保障细则》,从教学计划到应急处理全流程解读。据统计,现场吸引近百名学生携家长报名,不仅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下沉输送,更以实际行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构建长效教育帮扶机制积累实践经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布置宣传材料。王诗然 供图
图为队员为学生与家长介绍课程内容。王诗然 供图
图为指导老师宣讲。秦思雨 供图
磨课精研:专业赋能乡村教育精准落地
招生工作收官后,实践团即刻投入磨课环节。成员们立足体育专业优势,将武术的刚柔并济、足球的团队协作等理论与乡村学情深度结合:太极拳教学融入文化典故解析,长拳课程设计趣味动作分解;足球训练从 “控球游戏” 切入基础技能,篮球教学则以 “原地运球 - 三步上篮 - 小组对抗” 的阶梯式方案降低学习门槛。在反复试讲与学情研讨中,团队既打磨出 “理论 + 实操 + 趣味” 的立体课程体系,更精准把握乡村学生的运动基础与学习需求。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武术课磨课。王诗然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五步拳的学习。刘蓓蓓 供图
开班启幕:多维课程搭建乡村少年成长平台
随着筹备工作就绪,“潇湘武韵” 暑期夏令营开班仪式在罐头嘴中学六年级教室举行。实践团成员代表巫剑恒宣读《夏令营安全公约》,特别设置的 “微心愿信箱”,该信箱将根据学生需求动态调整课程,现场展示的足球训练器材更让孩子们跃跃欲试。
指导老师张宇桁在致辞中感谢校方支持,并介绍课程亮点:“我们融合武术教学、足球训练、红色文化宣讲等板块,通过‘理论 + 体验’模式,为乡村少年打开看世界的窗口。” 据悉,团队已针对不同学段设计特色内容,如足球体能训练营、普通话正音工坊等。仪式最后,实践团向学校捐赠足球、图书等物资,当学生代表接过器材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此次实践活动依托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业资源,不仅将武术、足球运动创新融入素质教育体系,更通过 “家校成长共同体” 建设(每日推送《家长成长手册》、开展周末亲子体育会),探索乡村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随着夏令营正式开课,“潇湘武韵” 团队正以笃行之姿,在乡村教育沃土中播撒体教融合的希望之种。(通讯员 巫剑恒 李紫锐 和诗博)
图为实践团在开班仪式上与学生合影。王诗然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