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龙凤村的国道上演了一场跨越35年时光的暖心救援。一位八旬老人因迷路无法归家,凭借一张1989年发放的旧身份证,志愿者、村干部和民警等人接力守护,最终让老人平安返家。
深夜发现:旧身份证成关键线索
当晚9时许,龙凤村志愿者邱田军发现一位老人在G354国道徘徊,上前询问时老人言语混乱。村干部孙重文赶到后,从老人衣袋中找到一张泛黄的身份证,发证日期显示为1989年,信息栏中写着“刘年初,邓家乡龙塘村人”。经琅塘镇派出所民警核实,确认老人系油溪乡走失村民。家属反馈,老人因家庭矛盾于前日离家,已徒步近20小时。
时光印记:一张证件照亮归途
“身份证虽旧,但信息清晰,帮了大忙!”民警感慨。在等待家属期间,老人拒绝上车,执意摸黑前行。民警和志愿者组成“人形护卫队”,民警刘仿之与村干部步行陪伴安抚,志愿者驾车缓行,用车灯为老人照亮前路。寒夜中,一行人默默跟随近两里路,历时一个多小时。
温情归家:35年证件见证时代暖意
晚10时45分,家属赶到现场,见到老人安然无恙后哽咽致谢。据悉,这张旧身份证是老人多年来的随身物品,虽已不用,却成了危急时刻的“回家钥匙”。家属表示将加强看护,并为老人补办新证件。参与救助的志愿者孙重文、邱田军等人表示:“无论是老证件还是新科技,能守护乡亲平安的就是好办法。”
基层密码:小细节托起大民生
一场救援,一张旧证,折射出基层治理的细腻与温度。从志愿者敏锐发现、村干部果断行动,到民警跨镇协作、众人寒夜守护,每个环节都彰显着“群众事无小事”的担当。而那张留存35年的身份证,既承载着老人对旧时光的眷恋,也成为新时代干群连心的特殊见证。正如村民所言:“在琅塘,每一份牵挂都不会被夜色淹没,每一段归途都有人点灯护航。”
供 稿 | 周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