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新路径,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于10月17日组织开展新进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以八年级上册《珍视自由》为课例,由新进教师江万方执教,全面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研团队协同共进的育人风貌。
一、课堂风采:情理交融,诠释“自由”真谛
江万方老师以“珍视自由”为主题,立足学生认知特点,通过精妙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自由理念转化为可感、可思、可践行的生活智慧。课堂呈现三大亮点:
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江老师巧妙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本土案例和社会热点,创设了真实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通过“搭帐篷的‘边界感’”“山野间的‘随心趣’”“共护‘宜宾绿’”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国家事中感知自由的存在与边界,使“自由”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思辨引领,深化认知:课程设计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层层设问,如“以上现象是真正的自由吗”“你认为的自由应该是怎样的”“真正的自由对我们的生活成长有何特别意义”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由的真正内涵、价值以及如何珍视自由,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维能力。
3.情感共鸣,价值内化:江老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高度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利用“宜宾江畔悟自由”“帐篷底下品自由”“自律之中守自由”等活动,结合小组讨论、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自由的可贵以及自由的边界,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二、研讨升华:集思广益,共促专业成长
展示课结束后,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张芝老师随即带领组内全体成员和实习教师进行了严谨而高效的评课活动。评课过程中,大家一致对江万方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堂课教学设计新颖、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是一堂成功的示范课。同时,与会教师也本着精益求精、共同进步的原则,就教学环节的优化、课堂容量的把控、个别案例的深度挖掘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建设性的意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思维碰撞激烈,实现了教学经验的有效共享与专业智慧的深度交融,有效促进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江万方老师的这堂汇报课,充分展示了其个人深厚的教学素养,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团结协作、潜心教研的良好风貌。学校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此次新教师汇报课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课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江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