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国基层门户网
当前位置:基层网 > 首页 > 党建

新时代答卷:党员干部的信念担当与实干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从坚定理想信念,到扛起担当之责,再到付诸实干之举,每一步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党员干部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脊梁,更是照亮前行之路的璀璨明灯。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枪林弹雨、艰难困苦,无数先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2025-06-2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党员干部当以廉洁自律为宝

春秋时期,有人得到一块美玉,将其献给宋国大夫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者说:“我请玉工鉴定过,这是块宝玉,所以才敢进献。”子罕坚定的回答:“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若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在这个故事中,不仅要学习子罕高尚的品德和深刻的智慧,更要反思有没有守好我们党员干部自己的“宝”,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能不能做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当前正

2025-06-2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砥砺前行迎“七一”优秀党建单位展示——在巨变的时代抱团前行

中国基层网(叶竹敏/报道)高考,是无数学子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与希望。6月9日,当最后一科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一个个高考学子带着满意表情走出校门、考场外翘首以盼的家长们手捧鲜花笑靥如花时,由一条条“红色”祝福标语组成的志愿护航团队——闻喜桐乡商会在为期三天的“爱心助考行动”中所付出的善行大爱,激起众多考生与家长强烈共鸣并纷纷树指点赞。“今年高考全县只在闻喜中学、闻喜二中设立两个

2025-06-19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用“十一个坚持”深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明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

2025-06-13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坚守初心 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25年1月13日,全国高级

2025-06-13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执“三笔”绘卷书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监督、问责与党建如同三支关键之笔,共同勾勒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清晰轮廓,助力党员干部绘就清正廉洁、规范用权、忠诚担当的绚丽画卷。执监督之笔,共绘执纪底色图。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犹如高悬的利剑,时刻守护着党的纪律底线。有效的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防止小错酿成大祸,确保党的纪律得

2025-06-11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将严实作风融入日常 以久久为功涵养政治生态——新时代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践路径

“作风建设重在日常、贵在坚持,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规律。随着监督制度体系日益完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从刚性约束升华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与行动标尺,在常态化推进中焕发持久生命力。一、制度之维:从体系完备到效能转化健全的制度设计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1. 监督网络全域覆盖形成贯通工作履职、生活社交、家庭家风的全链条监督框架,实现对

2025-06-04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深耕理论沃土 筑牢信仰根基.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习教育是党员干部强筋壮骨的“营养剂”,更是单位凝聚合力、提升效能的“动力源”。某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耕理论沃土,筑牢信仰根基,在学深悟透中凝聚奋进力量,在知行合一中展现担当作为,为单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学细悟,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坚定、行动自觉的前提。某单位在学习教育中,坚持把理论学习摆

2025-05-3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深化文化改革 共绘强国新篇

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盛大举行。这场文化盛宴聚焦关键议题,各界精英汇聚,共商文化强国建设大计,对推动文化发展意义深远。改革体制机制,激活文化源泉。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论坛上,专家指出,世界格局的变化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应紧跟时代,提高学术创新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中

2025-05-3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奏响乡村振兴“奋进乐章”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层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石,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繁荣稳定与发展。只有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才能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要筑牢基层党建“桥头堡”。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正如总书记所说:“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

2025-05-3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一头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加强基层治理,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更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治

2025-05-30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有感》

作为一名河北平乡高盛老兵志愿服务队的老兵,多年来长征精神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今年五月,我有幸踏随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足迹,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所见所闻所感让我深受触动。一、今昔对比看巨变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我走过了九个省份。一路上,我看到的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现代科技手段让历史栩栩如生;在延安革命圣地,红色旅游带动了当

2025-05-28访问:来源:中国基层网

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 绘就中原大地现代化新图景

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河南,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中原大地,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肩负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河南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河南在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的道路上笃定前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河南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河南需坚定信心,将命运牢牢

2025-05-27访问: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坚守“十不准”铁律 落实“领头雁”作风

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实践中,为纠治干部作风问题,焦裕禄制定的“干部十不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今,从“十不准”到中央八项规定,无一不在表示党对于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全党从上至下严格落实“十不准”铁律,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具体体现。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上面要求人

2025-05-27访问: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以人才为翼,驭AI腾飞: 多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文章

2025-05-27访问:来源:中共灵石县委组织部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