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必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从学习宣传的基本点上发力,确保思想行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中,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宏阔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国际社会上的新形势新任务,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各级党委要坚决压实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员干部要全面学习并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不断通过理论学习武装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努力提高个人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文化涵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从实践创新的核心点上发力,确保为民服务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党员干部作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将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要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要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不仅要在理论上弄通弄懂,更要在实践中用活用好,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通过举办读书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研读原著原文,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同时,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激励党员干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开出为民服务之花。
从凝聚共识的落脚点上发力,确保舆论引导到位。在信息化时代,舆论场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加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阐释,抢占舆论制高点,凝聚全社会共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确保党的声音始终成为网络空间的最强音。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宣传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党建宣传品牌。通过制作短视频、图文解说、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接地气、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与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格局,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同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唤起乡杨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