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夏到初冬,唐山学院“智控星火”志愿宣讲团以“强国有我”为信念指引,循着红色科技足迹,先后走进五大标志性场馆,将“两弹一星”精神与航天报国故事融入行走的课堂,让科技报国的种子在研学路上生根发芽。
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忆峥嵘岁月,植报国初心
七月流火,宣讲团首站走进西南交大唐山研究院两弹一星厅。在一幅幅珍贵史料、一件件实物模型前,团员们以“沉浸式宣讲”还原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攻坚克难的峥嵘岁月,结合自动化专业知识解读“两弹一星”背后的技术突破。“从图纸到升空,每一步都是为国铸盾的坚守!”生动的讲解让在场学子深刻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更坚定了“以专业之力担科技报国之责”的信念。

内蒙古博物院飞天神舟展厅:话航天征程,燃逐梦热情
八月初秋,宣讲团走进内蒙古博物院飞天神舟展厅,在“神舟”系列飞船模型、航天服实物前搭建“移动宣讲台”。团员们以“航天梦映照强国梦”为主线,讲述中国航天从“东方红”升空到“神舟”飞天的跨越征程,用通俗语言解读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原来我们学的自动化知识,能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一位学生听完宣讲后激动地说,“强国有我”不再是口号,而是要扎根专业、逐梦航天的行动指南。

唐山一中钱学森纪念馆:承先辈初心,明青年担当
九月金秋,宣讲团走进唐山一中钱学森纪念馆,在“中国航天之父”的生平展区前驻足宣讲。团员们以钱学森先生“归国报国”的感人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赤子情怀,引导在场师生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钱学森先生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这句话太震撼了!”一名中学生坚定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未来投身科技领域,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中核二三展厅:悟核业担当,筑强国根基
十月暖阳,宣讲团走进中核二三展厅,聚焦“核工业报国”主题开展宣讲。在核设施建设模型、核技术应用成果展前,团员们结合核工业发展历程,解读“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核领域的传承与发展,讲述科研工作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核技术创新所付出的努力。“核工业是国之重器,背后是无数人的默默坚守!”宣讲结束后,团员们与展厅工作人员交流时表示,要将“为国担当”的信念融入专业学习,用技术为科技强国筑牢根基。

中科院大学两弹一星纪念馆:续精神新篇,启奋斗征程
十一月初冬,宣讲团走进中科院大学两弹一星纪念馆,在“两弹一星”元勋的手稿、实验设备复刻件前,开展“传承精神、续写华章”主题宣讲。团员们通过“故事+技术”的模式,既讲述元勋们艰苦奋斗的往事,又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探讨“两弹一星”精神对当下科研创新的启示。“从‘两弹一星’到‘卡脖子’技术攻关,不变的是为国拼搏的信念!”宣讲团成员感慨道,此次研学收官之旅,更坚定了大家以青春之力践行“科技报国”、续写强国篇章的决心。

从盛夏到初冬,五个场馆、五场宣讲、五段初心之旅,“智控星火”志愿宣讲团以行走的课堂传递红色力量,让“两弹一星”精神与航天报国情怀跨越时空、直抵人心。每一次驻足讲解,都是“强国有我”信念的传递;每一场研学实践,都是“科技报国”初心的践行,为新时代青年投身科技强国建设注入了昂扬的青春力量。(作者: 刘柏汐、李辰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