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醴陵实小“五彩”研学:科技赋能传统,创新点亮未来

2025-09-26 12:06:0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9月24日上午,在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醴陵市科协、教育局等单位组织该市实验小学四年级50余名师生走进星吉烟花科技馆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以“科技+文化”为主题的“五彩课堂”乡土特色研学之旅。作为湖南省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和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等100余项殊荣的科教标杆校,该校以“双减”政策为引领,将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青少年学子打造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科学实践课。

12101575379829479_84.jpg 

科技赋能传统,解码千年匠心

在星吉烟花科技馆,学生们通过讲解“穿越”至烟花发源地,见证火药从炼丹术到庆典艺术的演变历程。科技馆内,花炮的起源、设计理念、制作工艺、安全燃放、陈列样品及插引体验,无不让学生惊叹于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四年级学生丁浩宸感慨:“原来每一朵烟花的绽放,都凝聚着材料学、力学和美学的智慧!”

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科普基地则以“传承非遗技艺”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展览参观、专题讲座、绞胎瓷印坯成型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绞胎瓷多色泥组合装饰肌理形成的科学奥秘。师生们通过观察高温下陶瓷泥釉的烧成温度变化,了解窑火的魔力,“亲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绞胎瓷印坯成型;在3D打印工坊,观摩大哥哥姐姐们设计并制作出个性化的绞胎瓷样坯,体验从虚拟模型到实体成型的全链条创新。“当传统拉坯机与3D打印机同时运转时,我触摸到了千年窑火与未来科技的对话。”学生赵荟颖在研学日志中写道。 

五育融合创新,构建科教新范式

此次研学活动是醴陵市实验小学“三三课程——五彩课堂”体系的生动实践。该校依托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平台,构建了“红(德育)——蓝(科技)——绿(生态)——金(劳动)——紫(艺术)”五色三级课程矩阵。在星吉烟花科技馆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科普基地研学中,师生们不仅学习热传导原理与材料化学知识,更通过烟花陶瓷的创作感悟工匠精神,实现“科学思维+艺术审美+劳动实践”的跨学科融合。

作为湖南省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活动特别设置了“小小发明家”环节。学生围绕烟花安全、陶瓷包装等主题提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创意。“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让科技教育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方协同育人,打造科教生态圈

本次活动由醴陵市科协、教育局等单位联合策划,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导——高校支撑——企业参与”的协同机制。星吉烟花科技馆投入百万升级展陈,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教授团队全程指导,确保研学内容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醴陵市科协团队随行协调安排行程,教育局提前审查活动安全风险,家长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学校从车辆调度到餐饮,每个环节组织严密,确保了研学活动的成功开展。

从醴陵走向世界,培育未来科学家

作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特色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该校已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竞赛课程”三级体系,将策划研发《陶瓷里的科学》《烟花中的数学》等校本课程。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人工智能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00余项,省及以上杂志发表科创作品20余篇。

未来该校将积极联合醴陵科协、高校和企业开发更多“传统产业+前沿科技”研学线路,为乡村振兴与科技强国培养新生力量。

此次“五彩课堂”研学活动,不仅让师生们触摸到了家乡产业的科技脉搏,更彰显了醴陵市实验小学作为全国科教示范校的引领作用。在这片孕育了釉下五彩瓷与现代烟花的热土上,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科学教育实验正持续深化。(余进勇)


[责任编辑:宋萍]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